最終產生了......
超高純度的六氟化鈾氣體。
也就是......
鈾濃縮的核心材料。
之所以選用六氟化鈾作為鈾濃縮的材料,主要是因為氟這玩意兒很有意思。
氟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一種核素,也就是f19,丰度接近100%。
它的同位素f18只有約100分鐘半衰期,因此各種六氟化鈾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差異,可以完全歸咎於各種鈾核素相對原子質量的差異。
同時更有意思的是六氟化鈾的三相點是64°c,氣壓比大氣壓略高,容易氣化。
因此不管是離心機還是氣體擴散法都喜歡用它。
接著很快。
六氟化鈾氣體從氣體交換器上端進入了內腔,並聯的離心機以一種說出來這本書就會404的轉速開始轉動。
含較多u235的六氟化鈾氣體比較輕,因此它們會被更快的壓過薄膜,從而達到“濃縮”的程度。
而到了這一步。
就是乙類多孔擴散分離膜開始展現自身存在的時刻了。
見此情形。
楊承宗與錢皋韻同時將目光轉移到了屋內的一塊顯示屏上。
這也是屋內....或者說504廠擁有的唯一一塊15英寸以上的數顯屏。
按照正常情況。
此時數顯屏應該會顯示出一個最低41.4%、最高52.6%的鈾235丰度...也就是純度。
一般情況下。
民用核電站燃料使用的濃縮鈾丰度是3%5%,武器級則要在80%以上,可實用核彈的丰度普遍都要超過90%。
雖然這次楊承宗他們投入很高,但再怎麼樣也終究是模擬,不可能把所有離心機allin進去。
因此根據專案組事先的計算,鈾235丰度區間應該就在41.4%52.6%之間。
霎時間。
屋內所有人的目光同時都鎖定了顯示屏。
偌大的廠房之內,只有一眾裝置在嗡嗡作響。
鈾235的提煉確實非常困難,不過今天的整個過程,畢竟是從硝酸鈾這個關鍵開始的。
所以理論上過程不管怎麼困難,顯像屏應該多少都會有些數值變化。
然而五分鐘過去了,顯像屏上的丰度依舊是......
0.95%。
看到這個數字。
錢皋韻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不過考慮王介福和楊承宗為今天的實驗投入了很大的心力,加之五分鐘的時間也確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因此錢皋韻還是繼續等了下去。
八分鐘.....
十二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