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廠的老黃也是劍橋大學畢業的,雖然比韓立同志你早了個五六年,但他不至於連聽都沒聽過阻尼器這個概念吧?”
“否則他且不說能不能拿出具體方案,至少應該會提一嘴才對。”
徐雲不太清楚姚笑林所說的老黃是誰,不過他在來的路上....或者說更早之前就已經考慮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這個時期華夏國內的劍橋畢業生雖然不多,但多多少少還是有幾個的。
如此一來。
自己的身份或許可以暫時靠著偷渡回國進行模湖。
但很多知識...或者說黑科技想要透過劍橋這張大旗拿出去,就必須要過那些瞭解劍橋的‘學長學姐’的關。
而想要過掉這關,最好的辦法便是......
對知識的傳播範圍施加一個群體方面的限制。
想到這裡。
徐雲不由抬起頭,看向了姚笑林,語氣平靜的說道:
“姚老師,這其實沒什麼好奇怪的。”
“一如華夏豆腐腦都可以分成鹹甜辣黨,國外大學對於知識的傳播同樣也分成許多群體。”
“其中有些群體非常排外,壓根不接納華夏甚至亞裔留學生。”
“例如劍橋大學有個組織,叫做使徒社,不知道姚老師您聽說過嗎?”
“使徒社?”
姚笑林眉頭一掀,飛快的掃了眼一旁的周紹平等人,答道:
“這我倒是有所耳聞,據說是劍橋大學內一個非常隱秘而又強大的組織,創立者似乎是丁尼生和他的幾位朋友。”
“類似的組織很多學校都存在,比如說兄弟會、捨身社、以利團等等。”
姚笑林雖然能力和職稱上都距離院士甚遠,但建國後曾經出國進修過三年,也算是半個留學生。
若不是有出國系統的學習過建築知識,他也不可能被選為建築大隊的負責人。
因此他對於國外大學的一些訊息還是有所耳聞的。
眼見姚笑林將使徒社的來歷都說了出來,徐雲不由心中一喜。
不過他臉上的表情還是沒什麼變化(主要纏著繃帶),只見他又說道:
“姚老師,既然您知道這些慣例,接下來的內容應該就更好理解了。”
“正如您所瞭解的那樣,劍橋大學內除了使徒社外,還有很多其他社團存在。”
“我的祖先曾經和麥克斯韋先生組建過一個社團,因此我在入學後,也被邀請加入了一個特殊的團體,我還是團體中唯一的華人。”
“這個社團比使徒社還要神秘一些,而且不像使徒社那樣涉及政治,是一個純粹的學術社團。”
“學術社團?”
姚笑林來了興趣,連忙追問道:
“名字叫做什麼?”
徐雲看了他一眼,語氣有些微妙:
&ns,全稱為wind&noon shadow,也就是......”
“風靈月影。”
..........
注:
闖輪迴到了現在,整個人意識模湖,要撐到下午兩點睡,這樣凌晨兩點大概醒,接著再調兩天就能迴歸陽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