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就是像電子和質子那樣在極大壓力下變成中子,發生核反應,的一下把這兒變成郝仁快樂屋。
在量子尺度上,兩顆粒子是不可能在這種“親密”的量級上,形成現如今這種近乎一體的平衡態的。
再打個比方。
帥氣的讀者老爺有一輛賓士C級車,並且在小區內買了個車位停靠。
小區內你可以見到各種品牌的車,例如別克啦、大眾啦比亞迪等等,偶爾還能見到同屬於賓士的E級或者S級。
但無論是哪種車,它們在歸屬權上都和你是沒有交集的。
你無法駕駛那些車,同時能停進伱車位的也就你自己的那輛,所有車都遵守著這種規則。
結果某天你在經過鄰居家的車位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兩輛車迭羅漢的停在了一個車位上,並且出行的時候也是一個在上一個在下,而且交警還放任它隨便開。
&nd就很離譜了.
眼下的情形差不多就是這麼回事,顯然很衝擊三觀。
這也是為什麼包括楊老啊威騰啊這些大佬在內,沒人想到這個訊號是兩顆粒子共同發出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
它在資料上又確實是成立的。
也就是小區內(粒子能級)中出現了兩顆手牽手的微粒,避開了微觀規則(交警)的監督,嗖的一下從你面前飈過去了。
當然了。
這裡的前提是同一次實驗。
要是不同次數的實驗,倒是有可能出現兩顆不同微粒呈現出近似能級的情況:
比如說∧2350和∧2150超子,對撞的量級都在1.9GeV附近,但一次實驗中只會生成其中一種粒子,不可能同時出現。
“這還沒完呢。”
在克里斯汀震驚的同時,陸朝陽又瞥了這姑娘一眼:
“你別忘了,能量尺度對上後,不但代表數學上符合兩顆粒子的形態,更關鍵的是.”
“我們之前說的那個模型,這下恐怕就真成立了。”
克里斯汀再次一愣。
回過神後。
一股酥麻感瞬間從尾椎處衝到了她的頭頂。
“媽耶.真刺激”
第一排的楊老等人並不清楚陸朝陽和克里斯汀的對話,此時他們正圍坐在一起,從更細節化的資料上驗證著兩顆粒子同時存在的可行性。
“拓撲磁化率沒問題了”
“衰變因子成功配平.”
“難怪會出現本徵值正常,卻是標量場的表示式這種情況,因為兩種粒子一種是費米子,一種是玻色子.”
隨著兩種粒子的模型代入。
一個個早先困擾著眾人的資料異常,全部有了解答。
十多分鐘後。
侯星遠的助理高洪文匆匆找到了潘院士,朝他遞來了一份尚有熱度的檔案:
“潘院士,CERN方面進行了一次劈裂額外機制的驗證,確定在Σ3的末態發現了兩種粒子的跡象!”
“不過它們的能級分裂區間很小很小,只有520ev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