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和耳返對面道了聲謝,用力拍了幾下徐雲的肩膀,大步走向了.....
發言臺。
見此情形。
現場原本就有些凝重的氛圍,再次一肅。
緊張...
期待...
欣喜...
厭惡...
木然...
種種目光同時匯聚到了潘院士身上。
來到發言臺後。
潘院士先是校正了一番話筒,四下環顧了一圈,方才緩慢而又清晰的開口道:
“各位現場的同行、媒體來賓,以及各位外界的觀眾朋友,大家......久等了。”
“就在不久之前,科院後臺已經從方面得到了第一手、總計219起的大事例報告。”
“當然了,首先要強調的是,我們並不知道這219起大事例到底能不能證明那顆粒子存在。”
“也許有,也許沒有,無人能夠知曉真相。”
聽聞此言。
臺下的徐雲忍不住掃了眼一臉‘我們真的啥都不知道’的潘院士:
“......”
不愧是我兔.....
接著潘院士頓了頓,繼續說道:
“接下來我們的後臺人員會將這219起大事例報告同步至各位面前的資料終端上,由各位專業人士進行報告分析判定。”
“同時主專業是粒子物理的參會者,將會額外得到一個投票資格。”
“也就是如果您認為這些報告足以證明粒子存在,便請投‘是’,相反則為否——當然,也可以選擇棄權。”
“至於非粒子物理專業的參會者則不享有投票資格,但依舊可以隨意查閱分析事例報告。”
潘院士此言一出。
臺下只是稍微寂靜了幾秒鐘,便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討論聲。
不少原本有些疲憊的學者連忙坐直了身子,還有人飛快的翻起了自己的公文包,想要找出紙和筆。
潘院士的這句話,可謂直直的戳到了他們的心坎上。
畢竟作為業內的頂尖大老,一個個在臺下看了這麼久的戲,你說他們手不癢癢那是不可能的。
但問題是之前計算粒子費米麵資料的過程難度很高,即便是希格斯等人都需要助手幫忙。
坐席上的這些大老雖然心動,但卻真的無能為力。
可眼下不一樣。
面對已經生成出來的資料,他們不需要進行多大量級的計算,考驗的是長久以來對資料的解析能力。
這可是屬於他們的強項,就和騎腳踏車似的,一輩子可能都忘不了。
當然了。
有人躍躍欲試,自然也有人對科院的做法感覺有些不滿。
“憑什麼呀?”
第十排的座位上。
克里斯汀正雙手叉腰,憤憤然的看著臺上的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