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啊。
按照比例來看,夸克只佔有質子質量的2%,膠子又沒有質量。
那為什麼教科書上會說質子是由夸克構成的呢?
原因很簡單。
這裡的夸克質量叫做流夸克質量,即在電弱對稱破缺後夸克獲得的質量。
在強互作用中。
夸克會透過獲得一個相比流質量來說很大的有效質量,也叫作組份質量。
上下夸克的有效質量大約為300MeV,三個上下夸克加起來就是接近900MeV,也就是中子和質子的重量。
如果感覺這個概念有些費腦力的話.沒關係,物理學界大佬接受這個概念也用了好幾年呢。
四捨五入的話,你就等於是物理學界的頂尖大佬。
除了夸克之外。
μ子和τ子的質量分別為106MeV與1.78GeV,這兩個粒子很容易發生衰變,變成電子和中微子。
希格斯粒子的質量則是125GeV,電弱相互作用的傳播子W、Z的質量分別是80和91GeV。
好了,視線再回歸原處。
總而言之。
此前幾個小組計算的費米麵資料,就是為了這一階段準備的。
因此到了這一步,計算過程倒是不需要人工再出手了。
只見威騰輕車熟路的輸入起了資料,希格斯等人則在一旁協助校驗。
“.QT態的寬度小於2MeV”
“.內部夸克分佈函式的求和規則為的求和規則∫01dx[u(xu(x]=2”
“.流質量上階係數0.888”
“呱唧呱唧.”
極光系統對粒子質量的計算演算法和溫伯格相同,也就是透過費米麵資料構築出一個模型,然後把數學數值修正成具體的結果。
用蓋房子來舉例的話。
徐雲他們之前計算出來的費米麵資料就是水泥,現在極光系統就相當於瓦匠。
瓦匠的工作就是把水泥和磚頭蓋成房子,最終房子的成型體就是那顆粒子的質量。
注,理論質量。
此時此刻。
隨著轉機的發現,各大平臺上原先對徐雲或者說科院組的抨擊也小了許多。
當然了。
這只是一種暫時性的情況,一旦實驗證明鈴木厚人他們的資料正確,這些噴子又會掀起一場狂歡。
滴滴滴——
五分鐘後。
資料終端上顯示出了除科院組外其餘八組的所算出的粒子質量:
【11.4514G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