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再回歸原處。
趙忠堯院士除了實際貢獻之外,最知名的就是他的長遠目光。
或許是由於他和錢老都被海對面限制過人身自由的緣故。
趙忠堯院士回國之後,就始終將海對面視為了假想敵。
同時在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成立當天,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
當時他的手上拿著一把沙子,對臺下道:
“看到這些(沙子了嗎?比起飛機大炮,我們更要關注比沙子更小的領域。”
“幾十年後,海對面別說讓我們研究沙子了,他們很可能連握住沙子的機會都不給我們。”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華夏搞出了原子彈,甚至搞出了氫彈。
天宮飛上蒼穹,嫦娥登臨廣寒。
但唯獨高能物理領域,華夏沒有一丁點兒的話語權。
一個∧符號,就能喊出不知道多少種口音。
什麼蘭布達,納木達,甚至卡布達都出來了.....
所以此時此刻。
周紹平等人激動的不是單純的成果被認可,也不是因為今年將會誕生第一位獲獎時是華夏國籍的物理學諾獎得主。
而是因為.......
蓋在華夏身上70多年的那道封印,徹底的被揭開了。
今後提及暗物質,就必然要提及華夏!
同時那些中立甚至友善的機構....尤其一些不同於liner實驗室這種專項暗物質研究、但卻對暗物質或者暗能量有需求的實驗室,也必須要承一次華夏物理學界的情。
別以為這種承情在科學界沒什麼用。
對於入學推薦信大於成績的歐美科學界來說,一份這種性質的人情可謂無價。
除此以外。
這則訊息對於國民科研情緒的調動,同樣難以估量。
這些年由於一些外部抹黑以及內部自身問題的緣故,華夏科研圈在輿論端的口碑之差,可以說僅次於國足和娛樂圈。
但就像國足有很多新聞其實是失真的一樣,華夏科研圈同樣存在著大量的誤解。
誠然。
這幾年確實有一些涉及到院士學術不端、或者桃色交易的新聞爆出。
但從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四年間爆出學術不端或者桃色新聞的院士數量總共才四位。
而華夏的兩院院士有多少呢?
1700人!
很久很久以前就說過一句話:
在任何事情上,用個例去否定一個群體都是很不公平的。
不知道有多少潛心搞科研的院士,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aoe成了米蟲。
但這種事兒你去解釋,人家就會回你一句話:
為啥華夏沒有頂尖成果產出呢?
這句話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也是錯誤的,國內其實並不是沒有一流成果,而是很多成果大眾壓根就看不懂.....
比如之前提及過兩次的大亞灣中微子振盪矩陣角測量成果,釋出時間就在幾個月前,業內堪稱震動。
可有幾個普通人知道呢?
還有反常霍爾效應,也是諾獎級成果。(各位可以留個眼,這兩個成果確實很驚人,也許幾年後真可以拿到諾獎,到時候我就是預言家了,桀桀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