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商家可能報出的批發價很低,但卻距離廬州較遠,時間和物流成本較高。
還有一些則是距離較近,但批發價較高等等
所以想要選出合適的合作伙伴,需要考慮的環節確實也不少。
華盾生科選中的這幾家供應商,便是綜合成本最合適的幾家企業。
因此如果選擇與他們解約,產品的成本方面恐怕多多少少都要增加一些。
想到這裡。
徐雲與顧群青對視一眼,問道:
“鄭理事長,如果咱們重新選定供應商的話,前後時間大概要多久?”
“另外.要虧損多少錢?”
鄭祖顯然已經做過了相關準備,聞言扶了扶眼鏡框:
“徐博士,簽訂協議的流程很複雜,最快也要一個月左右,在此之前只能先透過正常批發渠道應急。”
“另外還需要考慮的一點是,即便咱們選定了新的合作廠商,對方也可能會比原先有所溢價。”
“畢竟從商業行為上來說.咱們這屬於送上門的獵物,肯定是要被宰一刀的。”
“根據我們的簡單估算,如果更換供應商,並且按照合同兩年一簽來計算,兩年內我們大概要額外支出八十萬的生產成本。”
正如鄭祖所說。
雖然華盾生科是甲方,但考慮到廬州的位置因素,實際上符合條件的企業其實是比較有限的。
加之大家都知道華盾生科急著想要簽訂長期供貨合同,甲方的優勢就未必體現的出來了。
鄭祖字裡行間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傾向於繼續與那幾家供應商合作。
畢竟商場中沒有絕對的敵人,卻有永恆的利益嘛。
在鄭祖的商人思維看來。
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都假裝之前的事情沒發生過,然後重新簽署供貨協議。
從利益角度出發,這確實是個最合適的選擇。
只是
對於徐雲而言,這種做法就沒那麼爽了。
憋屈倒不至於,畢竟這事兒還沒嚴肅到涉及尊嚴的地步。
但膈應多多少少肯定是有一些的。
驀然。
徐雲忽然想到什麼,眼前一亮,抬頭對鄭祖問道:
“那麼鄭理事長,我有一個想法啊”
“如果咱們自己建廠,把原材料這塊抓到手裡呢?這個方案你覺得怎麼樣?”
鄭祖原本還想著怎麼說服徐雲以利益為重,聞言頓時一愣:
“蛤?”
眼見鄭祖有些懵逼,徐雲便掰持著手指道:
“鄭理事長,你剛才不是說,如果咱們簽署兩年合同的話,材料的額外溢價要八十萬左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