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呢。
前端理論就給艾弗雷特的理論打了個最佳化補丁:
宇宙的生成不可能那麼廉價。
只有資訊量巨大的波函式坍塌,才會導致一個全新世界線的生成。
例如現實中。
一名嬰兒竄稀的'量級'很低,因此即便發生了也不會產生世界線。
但若是老逼登竄稀,他的坍塌資訊量級……也是影響力足夠,便會生成一條未竄稀的世界線。
這個理論並不難理解,可好端端的,光環為什麼會提及這麼個觀點呢?
要知道。
艾弗雷特的理論雖然是一個非常正式的假設,但它主要的理論陣營在於一些科幻或者科幻論壇。
在純物理界的宇宙研究中地位其實是很低的,不太可能作為光環獎勵。
但如果它不是作為獎勵,而是作為某個敘述的「引言」
難道……
徐雲的心中隱約冒出了一些預感。
於是他連忙繼續看了下去。
【在1850副本中,襲擊者貝基·斯米爾諾夫射出的子彈並未命中阿爾伯特親王,而是擊中了其身邊的威爾希爾·肯尼迪的頭部】
【但在某條時間線裡,貝基·斯米爾諾夫射出的子彈並未射失,阿爾伯特親王當場死亡】
【遂貝基·斯米爾諾夫等人不再如同副本中一般攻擊禮堂,而是直接向場地賓客開展
起了無差別襲擊】
【襲擊中,艾維琳·艾斯庫獨自離開人群的舉動吸引了襲擊者注意,後被流彈命中身亡】
【項鍊中封存著艾維琳的靈魂,斯人已逝,但正如三稜鏡的輪迴一般,失去的東西或許終有歸來的一天】
【當前靈魂甦醒進度:16%】(可透過任務評級獲得)
看著面前光幕上的內容。
徐雲握著項鍊的手下意識的便是一鬆。
三稜鏡晶體迅速向著地面墜去。
不過好在他及時反應了過來,在落地之前將項鍊重新抓到了手裡。
隨後他將三稜鏡晶體擺正,放在掌心處,認真的端詳了起來。
這枚被打磨後的三稜鏡晶體長度大概三厘米左右,通體光潔透亮,上頭串著一條白銀鏈子。
後世的眼光看來只能說普普通通。
而這枚三稜鏡裡頭……
裝著艾維琳的靈魂?
徐雲就這樣看了足足有好幾分鐘,方才緩緩回過了神。
上頭解釋過。
根據目前對於艾弗雷特理論的補丁。
想要生成一個平行世界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事件坍塌的波函式達到某種量級。
通俗點說。
就是對歷史的影響要足夠深遠。
而很湊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