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
消費者只要照著動作做就行了。
又比如裝修設計領域。
比如某個鮮為人同學要開一家服裝店,以前只能在裝修結束後才能看到裝修後的效果。
但如果有了MR以後。
施工隊可以先進行MR建模再分享給鮮為人同學,鮮為人同學就可以直接看到建好後的店面狀況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醫學生或者生物學生的解剖動物,甚至飛行員培訓等等.......
MR技術與止血明膠一樣,目前同樣處在了瓶頸——或者說壁壘期。(其實我挺費解的,為啥起點黑科技文這麼多,一個個都喜歡衝VR,卻放著短時更好突破的MR不管呢?)
比如實體光照圖層,選擇性遮蓋現實光路在現在的光學模組上沒人能夠做到。
現如今最前端的MR技術就是VST式產品,路徑就是透過在VR頭顯前方新增攝像頭。
兩排攝像頭並排在太陽穴部位然後向上拉長,正面看上去跟牛頭人戰士似的........
說來也巧。
在2022年,做MR硬體的公司也都幾乎面臨著一個選擇題。
一種是選擇以微軟為代表的,基於AR眼鏡加空間計算實現MR,
一種是基於OculusQuest2為代表的,基於VR眼鏡加SeeThrough透視方案實現MR。
誠然。
比起凝血明膠和吡蟲啉,MR技術的投入成本要高出不少。
同時回報週期、淨利潤率還真不一定能和凝血明膠以及吡蟲啉相比。
但它的性質實在太特殊了:
這是一個可以視作時代節點的技術。
作為一名科研人,誰會面對這樣一個禽獸創造時代節點的機會而無動於衷呢?
“呼.......”
想到這裡。
徐雲重重的撥出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MR技術雖然前景可觀,但它的技術壁壘絕對沒那麼容易突破。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定是一次極其艱難的衝關。
同時。
華盾生科目前還是一個生物製藥企業,想要開展MR技術還需要一定的掩護,一口氣是吃不成耳根的。
好在科大有不少在相關領域頂尖的技術大牛,時機合適的話套一層皮倒不是很麻煩。
這年頭搞輪胎的能做餐飲,賣菜刀的能說自己的刀拍不了蒜,萬事皆有可能。
比如霓虹的小林製藥,不久前甚至開始研究起了汽車你敢信?
還有赫赫有名的賽諾菲,20年開始搞起了電腦顯示屏加工,銷量居然還意外的有些不錯.......
總而言之。
一切從長計議。
隨後徐雲將頭盔珍而重之的收起,繼續點破了下一個光球。
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