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
‘甲方善解人意卡’的使用機會恐怕是不多啊.......
徐雲一邊想一邊將卡片收入口袋,繼續看向了面前的光球。
還剩下十個......
幾秒鐘後。
只見他再次伸出手,點向了光球。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去點,而是隨機戳向了第八個光球。
啵~
光球轟然破碎。
這一次,出現在徐雲面前的物品是.......
一張寫滿了字的紙。
在看到這張紙的瞬間。
徐雲的心中便冒出了一絲熟悉感,隱約有了一些猜測:
當初他所得到的第五代吡蟲啉配方以及DNA儲存技術的相關內容,也都是記載在相同模樣的紙上。
果不其然。
紙片入手後。
徐雲的面前便出現了一道光幕:
【超強凝血明膠】:
【一種止血性的延展性極強的明膠,可被人體吸收,在保證物理滲透的同時可以產生超強粘性,三秒之內迅速止血,甚至可作用於心臟、肝臟等部位】
【配方僅提供關鍵節點內容,現實投產還需面壁者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nd200萬字了卡里的錢還沒破三十萬,丟不丟人啊?】
“凝血明膠?”
摸著手中的這道配方,徐雲的眼睛逐漸煥發出了莫名的神采
這可是個好東西啊.......
眾所周知。
外科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和外科止血技術的發展分不開的。
從基本的切開、結紮、縫合。
到血管三點式吻合技術。
再到目前各種複雜外科血管阻斷吻合方式。
可以這樣說。
血管外科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到了外科學體系的根基。
但就像再勇猛的小鋼炮在衝刺過後也會疲軟一樣。
高速發展了一段時間後,外科技術在最近十幾年也遇到了瓶頸。
傳統縫扎、電切電凝、超聲刀等止血吻合方式儘管可以有效止血,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會帶來對機體的二次損傷——例如物理損傷、電損傷、熱損傷等。
而這些損傷呢,可能比手術本身損傷還大。
因此一直以來。
醫學界和生物學界都在尋找一種合適的、有效的止血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