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不由抬起頭,與法拉第、高斯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說道:
“能量!”
一旁的徐雲聞言,目光微不可查的一凝。
輝光放電中會出現暗區的核心原因就是激發較小——如果拋開陰極暗區這個特例,其他三個暗區都可以說不怎麼發生電離。
而這些帶電粒子之所以未激發,就是因為電子的能量很低。
就像八支八支半一樣,撞擊的那段區域是亮區,出來蓄力的那段便是暗區。
雖然能量和微粒激發之間還隔著十萬八千里。
但以現如今的科學認知,韋伯等人能想到能量這個層面,說實話確實很了不起了。
當然了。
除了韋伯等人本身的能力外,這其中很大部分原因要歸結於小牛:
正是因為他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雛形理論,才會讓韋伯這些後人能夠更加自由的去進行猜想。
隨後法拉第等人又對試管進行了測量和記錄,接著便開始了更為重要的一環.....
檢測這條射線的本質。
首先法拉第先走到試管邊上,按下了某個開關。
隨著開關的啟動。
一個原先被貼合在管壁內側的圓形小木片被放了下來,擋在了光線行進的光路上。
而隨著光路被擋,沒幾秒鐘,試管的右側便出現了一塊清晰的影子。
法拉第見狀,輕輕點了點頭。
試管的左邊是陰極,右邊是陽極。
二者之間加入小物體,影子出現在右側,便說明了一件事:
射線起源於陰極。
想到這裡。
法拉第不由看向徐雲,問道:
“羅峰同學,肥魚先生有沒有給這束光線命名?”
徐雲搖了搖頭:
“沒有。”
法拉第見說沉吟片刻,又與高斯和韋伯對視了一眼,斟酌著說道:
“既然如此,就先叫它陰極射線吧。”
徐雲原先還擔心法拉第會說出什麼騷名字呢,比如極光極霸啥的,聽到陰極射線後便放下了心。
至於這是歷史的慣性,還是法拉第恰好想到的名詞.....
這就不是徐雲有能力瞭解的事兒了。
總而言之。
確定好光線的源點是陰極後。
法拉第的表情忽然一正,表情瞬間凝重了不少。
他放在身後的左手,甚至極其隱蔽的抖動了幾下,只是任何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一幕。
隨後他面色嚴肅的轉過身子,對基爾霍夫說道:
“古斯塔夫,加外部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