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尋找柯南星的時候,我不是發現了那顆伴星嘛,算是幫了高斯教授一個小忙。”
“後來他就專門找我聊了幾次天,前些天送給我了幾卷手稿。”
“其中有一份手稿裡頭,便記錄了高斯教授對這個體系的猜測——一開始他取的名字是星空幾何,不過後來改成了非歐幾里得幾何。”
“在我看來,高斯教授的那份手稿要比羅巴切夫斯基先生的理論更加完備許多,可惜沒有對外公開......”
黎曼靜靜聽完他的敘述,沉默良久,忽然感慨的嘆息一聲:
“麥克斯韋同學,從今以後,我或許要叫你師弟了。”
小麥:
“.......?”
眼見小麥有些迷糊,黎曼便主動解釋道:
“麥克斯韋同學,你可能有所不知,非歐幾何的概念實在是太具衝擊力了,很容易被輿論駁斥。”
“因此一直以來,老師都沒有把他的成果對外公佈。”
“雖然零星有人耳聞老師在進行非歐幾何的研究,但真正見過手稿的只有我們這種親傳弟子,並且人數不超過五個。”
說完這些,黎曼看向小麥的眼神愈發親近了幾分:
“老師的身體近些年一直不太好,等你本科畢業後,恐怕沒有精力再帶你讀研究生了。”
“不過他既然將這卷手稿交給了你,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確實可以叫你一聲師弟。”
“.......”
聽完黎曼的這番話,小麥的臉上明顯露出了一絲愕然。
這...這啥情況?
高斯在給他這些手稿的時候,原話明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研究成果’而已。
怎麼到黎曼的嘴裡,就成親傳弟子才能看的絕密檔案了?
他一個劍橋大學的數學系在讀生,只是和高斯談笑風生了幾回,怎麼就成了哥廷根大學教授的弟子了呢?
要不找高斯教授說一聲,讓他另請高明?
小麥就這樣懵懵的與黎曼對望著,渾然不覺身邊的徐雲,早已陷入了比他們更大的震撼中。
媽耶!
非歐幾何啊!
高斯居然把這玩兒給了小麥???
眾所周知。
在人類漫長的科學史上,誕生過許多影響深遠的著作。
比如東方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
比如西方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螺線》等等。
而若論建立空間秩序最久遠的方案之書,那麼無疑要首推《幾何原本》。
這本書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歐氏幾何體系,在數學史上堪稱基石一般的著作。
歐幾里得幾何學在被提出後雄視數學界兩千年,沒有人能動搖它的權威。
但另一方面。
歐式幾何在體系上堪稱無敵,不過某些細節上卻一直都頗有爭議。
比如它的第五條公理。
這條公理的內容是這樣的:
同一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某一側的兩個內角的和小於兩直角,則這兩直線經無限延長後在這一側相交。
由於第五公理文字敘述冗長,不那麼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