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1881年的國際電學大會上,主辦方給了德國代表團一個選擇:
親,電流和磁通量你選一個用韋伯命名唄。
當時的代表團團長叫做亥姆霍茲,一個韋伯的好基友,這貨想都沒想就把電流的命名權讓了出去,表示俺們要磁通量......
後世摸過物理書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電流單位和磁通量單位,知名度差了何止一個量級喲......
除此以外。
韋伯還和紐曼推匯出了法拉第定律的公式,法拉第發現的是現象,這哥倆為了紀念法拉第才管它叫的法拉第定律。
結果呢?
後世一堆人以為這是法拉第總結推導的,剩下一部分則認為是小麥鼓搗出來的,只有咱們這本撲街書會專門提到這倆倒黴蛋.....
所以韋伯這人也是挺非酋的。
你說被埋沒嘛倒是不至於。
認真去搜一下其實都能能找到各種資料,也沒啥營銷號去抹黑他。
但在大眾的潛意識裡,壓根就想不起這人.....
不過要在1856年才會出爐的報告被提前到了1850年,韋伯對它的重視度顯然也不同正史,不知道能不能以此改變一下韋伯小透明的未來?
視線再回歸現實。
在聊完實驗報告的一些細節後,韋伯又對法拉第道:
“邁克爾,今天我來找你,其實還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說完他朝邊上一招手,示意基爾霍夫上前,拍著他的肩膀道:
“古斯塔夫這些天你也見過不少次了吧,怎麼樣,你覺得他的能力如何?”
法拉第掃了眼基爾霍夫,當即正色道:
“非同一般。”
法拉第這話可不是在敷衍。
基爾霍夫在21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提出了穩恆電路網路中電流、電壓、電阻關係的兩條電路定律,也就是著名的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目前在歐洲都小有名氣。
用後世網文界的描述。
此人就是首訂過萬,有機會籤大神約的潛力萌新。
得到了老友的讚許,韋伯看上去顯得很高興,又道:
“既然如此,邁克爾,讓古斯塔夫來劍橋大學做個助教如何?”
“?”
聽到韋伯這話,法拉第頓時一怔:
“以古斯塔夫的能力擔任助教肯定沒有問題,但愛德華,你這是......”
看著不明所以的法拉第,韋伯不由微微一嘆,主動解釋道:
“邁克爾,我不久前才剛被允許返回哥廷根,你應該知道,如今德國所有大學都拒絕聘請我作為教授。”
“短期內這個禁令不可能解除,古斯塔夫是個很有能力的年輕人,跟著我實在是太吃虧了。”
一旁的基爾霍夫張了張嘴,好像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很明顯。
在來法拉第辦公室之前,韋伯已經和他做過了交流。
看著有些低迷的老友,法拉第亦是表情沉重的搖了搖頭。
韋伯在十多年前曾經搞過一波事兒,具體情況差不多就是教授版本的公車上書,他和另外六名教授被並稱為哥廷根七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