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玄源在歸納土之大道的先天符文的時候,就不應該從它的全面性上入手,這樣的難度太高,以玄源目前的土之大道的造詣來說,根本無法掌握。
所以,退一步,不追求土之大道的全面性,而是專注於其中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將這一部分作為自己歸納的土之大道的核心。
這樣一來,難道瞬間就下降了無數倍。
同樣的,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也大了很多。
至少讓玄源自己來選擇的話,肯定會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部分,能夠將其完全掌控。
想到這,玄源清楚,自己必須要給土之大道下一個定義,這個定義要能夠完美的符合自己的大道法制,這樣歸納出來的先天符文對於自己才有真正的價值。
而土之大道,對於玄源自己來說,那個方面是玄源最為看著的呢?
這同樣需要玄源認真思考,畢竟方向如果錯了,哪怕得出最終的結果,對玄源自己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價值。
結合自己的大道修行,玄源一下子就有了思路。
畢竟自己的大道法制之中,土之大道雖然也有其他妙用,甚至在自己的修行生涯前期,它無論是在防禦,還是在練氣方面對自己的幫助都十分巨大。
可到了大羅之境,乃至於準聖之境後,土之大道對於自己的幫助,更多的則是同其他五行之道一起,作為自己大道法則之中,世界之道的根基。
所以玄源的土之大道,更多的則是世界根基的一種補充。
也就是作為世界五種基本元素之一。
至於土之大道的鎮壓、孕育等等上面的妙用,已經被玄源歸納到大地之道上面了。
因為大地之道包含了更多概念上部分,這個部分恰恰和土之大道有共通之處,或許在細節的使用上有所不同,可他們的功能基本能夠做到。
既然玄源的土之大道是世界的基礎元素之一,那玄源在歸納先天符文的時候,自然也就應該往世界的基礎元素之一上面靠。
從這個角度來說,玄源的土之大道即是虛的,也是實的。
實是實在世界之中一切和土元素相關的東西,都是土之大道的一部分。
虛的則是指元素本身,因為元素的概念本身就是超脫出實體的存在。
而玄源自身之前修行的五行法力,恰恰也是元素概念的一種。
有了這個關鍵認知之後,玄源對於之後的土之大道的元素歸納一下子就有了清晰的認知,腦海之中關於這部分的靈感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湧現出來。
當然,玄源也沒有急著去嘗試,那樣盲目的行為未必能夠得到完美的結果。
因為主幹出來之後,玄源還需要繼續細化它的分支,從整體架構上給這個即將歸納出來的土之大道的象徵一個明確的思路。
當然,主幹出來之後,繼續完善它其實並不困難,以玄源的思維速度來說,很快就將它補齊了。
之前速度之所以慢下來,是因為沒有一個可行的方向,方向出來之後,後面的問題反而簡單了。
哪怕玄源現在還沒有經過嘗試,可玄源清楚,自己接下來成功的機率定然很高。
事實也是如此,當玄源土之大道梳理完之後,馬上進入到了新的嘗試之中。
結果和玄源之前推測的一樣,這一次的嘗試一下子就突破了之前的瓶頸,原本已經無法繼續凝實的先天符文又有了新的變化。
在玄源的控制下,這些先天符文開始以一種全新的運轉方式運轉,帶給人的感覺也和之前完全不同。
雖然看著或許不如之前玄妙,可卻比之前更加的生動和真實。
玄源清楚,這種真實恰恰是自己的路走對了的原因,也只有真實才能夠獲得成功。
雖然第一次嘗試玄源沒有一下子就做到完美,可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第一次失敗之後,玄源不斷的總結失敗的經驗,不斷的進行嘗試。
之後的嘗試其實也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每一次新的嘗試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穫。
最終,玄源成功了。
一個形狀類似於山峰的先天符文的組合體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