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元年,九月初九,桂平西北。
山體陡峻,溝壑縱橫,芬芳醉人的奇花異草,罕見的熱帶林木和珍禽異獸。
何璋玲無心去欣賞這唯美的山水美景,此刻的他正被五百餘瑤寨男女圍追堵截。
氣喘吁吁地,從v字形溝谷爬上兩側百餘米高的懸崖峭壁。在一稍微平坦的地方坐定。
左手扶住一旁三寸有餘的樹枝,右手拿著沙拉塔斯留給他的小刀,指著下面的男男女女,嘴裡面罵罵咧咧地道:
“不就是問個人,至於追十幾裡嗎?他媽的,有本事你們上來。”
幾百號瑤族男女,在底下仰著頭,不可思議地看著像猴子一樣,一下子竄到崖頂的小崽子,也群情激憤地說著“積極瑪麗個雞”的話。
很顯然,兩方因為語言不通,小事因此而變成現金這般。
何璋玲有些無奈地看著地下嘰嘰喳喳的人群,自認為是倒了八輩子黴才落到今天這般境遇。
他原本出北定關後,一村一寨地問詢張貼尋人啟事,到五平裡後因身體實在疲勞,打算回桂平。
可鬼使神差地徒步進入這深山,剛開始一路晃晃悠悠地很是悠閒,崎嶇不平的山道上時不時竄出個不認識的動物,空氣清新地猶如上古時代的地球。
反正他上輩子沒有呼吸過這樣清新的空氣,小溪水流潺潺,清澈見底十分甘甜。正是:兩腳踏翻塵世路,以天為蓋地為廬。
第二天,他欲哭無淚,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兜兜轉轉十餘天,終於順著小溪流向,找到一個瑤族村寨。他倒是沒有來個偵查啥的,直接走向寨門。
他不知道的是,一入村寨視野,就被發現,在確定是直奔村寨而來後,一聲奇怪的呼哨後,整個寨子,大門後方一下子了件起來,不一會,木頭做成的寨牆上出現一排弓箭。
幾個腦袋伸出來一看,隨著幾聲叫喊聲,緊張的形式頓時一鬆。領頭的問道:“小娃娃,你咋地到這來”。
何璋玲沒有聽懂,連悶帶猜用北京官話朝上面喊到:
“探查個人,我是來找尋師母和師兄的”。
領頭之人別的沒有聽懂,探查二字卻聽得清楚,一瞬間頓時變臉,大喊一聲,幾十只羽箭射向寨門前的小娃娃。
何璋玲頓時感覺不妙,撒腿就跑。
於是山寨大門洞開,十幾人追著何璋玲狂跑。何璋玲猛地回頭一看才十多人,於是折返回去想要解釋解釋。
哪知他們上來就是繩套,想要幹啥就不言而喻了。
何璋玲東躲西藏,左躲右閃不一會兒十幾人就倒地哀嚎了,上面的人一看心知不妙,呼啦啦上百號人衝出。
於是一個在前面跑,幾百號人在後面追,跑了十幾裡後,實在不想就這樣被追的何璋玲,乾脆爬上v字溝谷的上方,等著能說官話的人出來,無論他們在底下嘰裡咕嚕說什麼,他在上面看著就是不說話。
約莫兩三個時辰後,下面之人,簇擁著一名五十餘歲的壯漢走到下方。何璋玲這是已經休息好了,也想清楚了,都是溝通不清惹得禍。這時那為首的壯漢,仰著頭好笑地對著何璋玲道:
“後生仔,下來吧,都是誤會”
見上面的小娃娃有些懷疑,他繼續道:
“怕個屁啊,羽箭都傷不到你分毫,還有什麼好擔心”。
何璋玲想想也是,於是哧溜一下回到了地面。壯漢邀請何璋玲前往山寨做客,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隨著壯漢來到寨裡,好傢伙,足有一千三四百號人。後山還有大片的梯田,一小溪從寨內流過,卻是:
雞鴨成群豬滿圈,棉麻疊嶺谷盈倉。
回到壯漢家,瑤民基本在外面看稀奇呢。坐定之後,一方解釋下來,才知道是語言不通引起的。
何璋玲如實地向壯漢告知來到此地的詳細原因,也知道這山寨的一些事。
壯漢姓姚,名念昌,五十有二。這寨子裡的人,多數是咸豐年間“大成國”成員的後人。
而他則是姚新昌最小的兒子。當年因官府欺壓太甚,而鬧起來的起義,起始是轟轟烈烈,銳不可當,攻城掠地,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