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軍報,每天都在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送到蕭誠的案頭。
前線戰況已經穩定了下來,進入到了相持的階段。
只消進入到了相持的階段,對方就不可能持久地堅持下去。
因為他們沒錢,沒糧。
遼國給與他們的支援,是有限的,而且是有代價的。
對於遼國人來說,偽齊和偽趙只不過是一個消耗品而已。
來自秦鳳路和益州路上的奏章讓蕭誠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益州總督李世隆和秦風路安撫使李淳風兩人終於是擺明了車馬,不再暖味了。
或者他們也看到了在江寧朝廷站穩腳跟之後,力量日益強大,已經有了與遼人一搏之力,所以他們也不再騎牆作觀望了。
畢竟真要是投奔了遼人,雖然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但罵名同樣也少不了。
既然大宋這口氣已經緩過來了,那自然還是要繼續作大宋的忠臣孝子的。
所以,李世隆派出了一支軍隊,翻越秦嶺,向漢中發起了進攻。
而李淳風,同時也派出了大軍,向佔據了部分陝甘路的偽晉控制下的鳳翔府發起了進攻,而與此同時,西軍坐鎮羅兀鎮的將領張雲生也派兵出橫山攻擊汾州,一時之間,偽晉竟然遭遇到了三面攻擊。
雖然這種攻擊更多的是象徵意義上的,但析津府的遼國鎮南王耶律珍卻不得不作出反應。
因為他不能做出強硬的反應,不能給予偽晉柳全義大力支援的話,那麼這三路進攻,很有可能便由虛變實。
晉國柳全義一旦遭遇到了全面的失敗,其控制下的部分陝甘區域和河東區域喪失的話,則南宋便與西軍完完整整的聯結了起來。到了這個時候,南宋的財力與西軍的驍勇善戰結合了起來,遼國便會有更大的麻煩。
所以,相對於曲珍來說,很顯然晉地的安危更重要。
晉國的存在,隔絕了西軍與南宋的聯絡,同時也會讓秦鳳路上的李淳風三心二意,不會下死力氣。
東部行轅的高迎祥在渡過了最初的一陣子窘迫之後,現在也終於緩了過來。
活躍在南四湖的鐘無憑水軍與進入淮河流域作戰的石從明水師輪翻出擊,讓齊國境內風聲鶴唳。
齊地遭災,又戰事不順,百姓暴動之事,此此彼服,而鍾無憑從高迎祥手中獲得了大量的糧食之後,大肆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已經不再甘心呆在南四湖中,而是開始在陸地之上建立起根據地。如今已經佔有了數縣之地。
因為有水師作為保障,使得齊國的進剿根本沒有著力之處,你來得人多了,他上船便跑了,你來的人少了,他便能依仗水師的便利繞到你的後方把你包圍起來一口吞掉。
即便還有數千遼國騎兵在幫著作戰,齊國也覺得力有不逮,後力不繼了。
“應當還有一次最後的嘗試!”翻看著各地彙集而來的情報,蕭誠對呂文煥道:“這一場戰爭虎頭蛇尾是肯定的了,但我想耶律珍一定不會甘心就這樣收場,所以,他們選擇一個地方,集中手頭所有的力量來幹一場大的,萬一贏了呢?”
“有這種可能!”呂文煥道:“如果真有這樣一場戰爭的話,那麼下官覺得他們會選擇齊國騰縣,必竟鍾無憑在那裡已經頗有規模了,這可是深深地扎進了齊國境內的一根刺。”
蕭誠搖頭:“不會,他們大規模進攻騰縣,鍾無憑會跑的,他們得不到什麼,可他們大軍一撤,鍾無憑又會去,勞而無功是很明顯的事情,所以,他們一定會選擇一處我們無法退讓的地方。”
“睢縣!”呂文煥瞅著地圖,道。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