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抽一而已。
到了蕭誠掌權時代,農業稅便以畝為單位給固定了下來。
一畝二十文的農業稅。
你一畝產糧三百斤,只要二十文,你一畝產糧六百斤,也只要二十文。
這便能促使農民想法設法地去增產增收。
過去那種望天收的種植態度自然而然地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開始了精耕細作,開始了對優質種子的渴望。
在兩湖兩廣,蕭誠現在是一點兒也不用擔心土地兼併的問題。
或者那是以後的朝廷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蕭誠,只希望有更多的土地被開發出來。
而這些大農莊的興起,也讓開拓團的奴隸貿易更加的興盛起來。
以蕭誠為首的江寧朝廷對此裝聾作啞。
只要你不把大宋人當奴隸賣了去,便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大農莊,需要大量的人去勞作。
同大力地鼓勵開墾荒田,增收增產的農業政策相比,在商業之上,蕭誠的步子就邁得更大了。
大宋的商業政策本來很寬鬆,到了蕭誠這裡,更是徹底放開了經商的限制。
不再有過所這樣的東西存在了。
在大宋轄區之內,任何人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每一個大宋的公民,都會有一個由專門機構製作的小木牌牌。
這個小木牌牌上標註了這個人所有的身份資訊和外表特徵,拿著這個小牌牌,你想去哪裡便去哪裡。
當然,誰要是想偽造這個小牌牌,不被發現則已,一旦發現,立刻便是砍腦袋的下場。
人員的更加自由的流動,也促進了商業的進一步發展。
朝廷鼓勵經商,經商的時候只要一次的貨物價值在十貫以下的,則免收賦稅。
蕭誠想要以這種方式鼓勵貨物的流通。
對於眼下偽齊與偽趙發起的進攻,蕭誠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現在的他,發動北伐戰爭,大舉向遼開戰,他的確是有心餘而力不足。
但僅僅是防守住現在的邊境線,則是綽綽有餘。
甚至蕭誠可以拍著胸脯說,只要他想,現在便可以收復開封,把曲珍這個叛賊送上菜市口一刀砍了腦殼也不是沒可能。
只是現在他還不想這麼做而已。
偽趙偽齊的存在,雖然是大宋臉上的一塊疤,但同時卻也是南方政權與遼國之間的一個緩衝區。
現在遼國還在驅使著偽趙偽齊向大宋發起進攻,一旦大宋擊敗了這兩個偽政權,那接下來便要直接與遼人對壘,那戰爭的烈度可就完全不同了。
蕭誠沒有信心在這個時候與遼國全面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