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跨過了第一次這道關口之後,再往後,就不會再有一點點心理壓力了。
就像吃飯喝水那麼平常和容易。
而這樣的人,在現在的東京城中簡直不要太多。
趙國現在的軍隊少嗎?
一點兒也不少。
崔昂收攏了倖存下來的絕大部分上四軍,光這一撥人,就多達十數萬。
然後為了穩定統治區內的治安和穩定,又大量地收攏青壯難民,將其編為軍隊,這也是以前趙宋維持國內穩定的一個通常的做法,軍隊的戰鬥力先不論,但至少將這些不穩定因素給暫時化解了。
所以現在趙國整個的軍隊數量,多達三十餘萬人。
這對於趙國的財政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與劉豫的齊國和柳全義的晉國都大不相同。
劉豫見機很早,投降極快,所以整個河東路,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齊國轄區,並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只不過是向當初主持進攻的耶律敏敬獻了一大筆財富,便算是保全了地方。當地的農業、工商業並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
而晉國,也就是河東路,一向便是富庶的區域,而且一直在柳氏的掌控之中,雖然現在面臨著西軍的虎視眈眈,但基本上也能過。
趙國就大不一樣了。
遼軍如狼似虎,破了東京之後,順勢掃蕩周邊地區,趙國的大部分地方,如今都殘破無比,生產生活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田地摞荒,工商業停滯,人口被擄掠,財富被掠奪,宋人幾輩人積累下來的財富,短短的幾個月便化為了泡影。
以前的東京以及周邊有多富有,現在就有多麼的悽滲。
崔昂,接手的就是這麼一個亂攤子。
而為了讓麾下這幾十萬軍隊不造反不亂來,崔昂還必須每月支付大筆的款項。
錢從哪裡來?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於是,便只能向麾下的百姓再次勒索。
趙國境內,很多地方,已經不能用窮這個字來形容了。
崔昂必竟也是進過政事堂,當過相公的,也作為封疆大吏主政過一方,當然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
恢復生產和穩定的工商業,是當務之急。
本來還指望著今年的秋收之後,能稍微穩定一下形式,然後再以屯墾的形式來安置麾下這幾十萬打仗不行,吃飯倒是槓槓的傢伙的。
可是現在,一切都得往後推了。
遼國上京政爭落幕,蕭綽的全面勝利,讓崔昂面臨著生死危機。
崔昂心裡苦。
他實在是沒辦法啊!
他能怎麼辦?
選擇當帝黨,成為林平的跟班,是他唯一的出路。
即便他想去舔皇后的腳丫子,人家也不要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