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兵的將軍們高興。
他們的戰功薄上,將會添上一筆滅國之功,一名將軍,終其一生,也不見得能有這樣一筆功勞,而但凡有了這樣一筆功勞,只要子孫不謀逆,基本上是可以安享富貴幾代人的。
叛臣們高興。
像崔昂,曲珍,陳豫他們這些人,興許比遼國人更加高興一些。
作為叛臣,如果不能徹底將他們過去的主子打倒在地,再踩上幾腳,徹底弄臭,那將來發臭的,就絕對會是他們了。
雖然說不能五鼎食便當五鼎烹,但那畢竟是一個口號,
如果有可能,誰也不想遺臭萬年!
所以,將他們曾經效力的王朝徹底幹番,讓新主子成為天下之主,那麼,史冊的修定,必然就會將他們的行為美化一番,春秋之筆之下,所有的醜惡都將被抹去,猙獰的面目將會被修飾得慈眉善目。
都城破,皇帝降,一個國家,也就沒有了。
他們怎麼能不喜呢?
大遼皇帝耶律俊喜。
登上大遼皇帝位不過七八載,但他卻做到了他的祖輩們一輩子也沒有完成的事情。
宋遼對峙多年,雖然一直以來遼強宋弱,但遼國卻拿著這個鄰居無可奈何,甚至於在富裕程度之上與其根本就無法比擬,宋國就像是一個長得粉妝玉琢懷抱珍寶的娃娃,你看著似乎可以一伸手便可以擒來,但每每動手之時,卻又發現這看似軟弱的傢伙,渾身上下又長滿了尖刺,當他一縮脖子往地上那麼一蹲的時候,你還真拿他沒什麼辦法。
縱然眼紅,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邊境上的搶掠,每年的歲幣,根本改變了雙方窮富之間的差距,因為好不容易從宋國弄來的錢,一個轉眼之間,就又被宋人利用各色商品給賺了回去,甚至還要倒找給他們。
這種狀況,直到他登基之後才有所好轉。
確切地說,是皇后蕭綽正式出場之後,才有所好轉。
這位來自汴梁的世家女文武雙全,洞悉富國強兵之策,她的許多見識和手段,便是自詡才智高絕識窮天下的耶律俊也不得不自嘆不如。
畢竟,知識是知識,手段是手段。
你知道一件事情的弊病在哪裡,並不見得你就能找得到對症治療的法子。
有時候,甚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敗壞下去直至病如膏肓。
耶律俊放手讓蕭綽而為。
不過六七載的時間,遼國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權力始一步步地向著中樞集中,遼國以前兵強而國不富的局面,開始一點一點的改觀。
然後,在趙宋這個愚蠢的敵人一再犯錯的情況之下,耶律俊終於在有生之年,盼到了這一天。
滅掉了趙宋,帶著這個功績,到了九泉之下,即便是開國的皇帝,也要對自己豎上大拇指,說一句真吾子孫也,而其它的祖父輩們,都得靠後站。
所以,人生再無遺憾。
耶律俊臉色潮紅,連呼吸都有些急促。今天,他穿上了全套的皇帝禮服,這讓他覺得有些不堪重負,沉重的冠冕讓他覺得幾乎無法正常抬頭,而脆弱的身體,已經讓他到了崩潰的邊緣,但無論如何,今天他也會堅持到底的。
微微轉頭看著坐在身邊同樣一身正式禮物的蕭綽,對方兩眼直視著前方,表情肅穆,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遼國的強大,同樣也是伴隨著皇后勢力的強大,如今在國同,皇后蕭綽的聲望、實力,應當說不在他耶律俊之下。
這個女子,的確是人間難得一見的奇才。
不過,一切尚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上天賜予這個女子予自己,便是讓她來幫助自己完成一統天下的夙願的,如果沒有她,耶律俊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對宋遼之間的對峙完成實質性的改變。
而以他對遼國內部敗壞的瞭解,一個不好,指不定遼國還會在宋國的前頭敗落下去。
上天待自己何其好也!
數天之內,一座夯土而建起的高大禮臺,便拔地而去,其高度甚至已經超越了東京城的高度,坐在上面,俯視著那條從封丘門一直筆直延伸到禮臺腳下的御道,耶律俊便心潮澎湃。
用不了多久,趙宋的太上皇便會沿著這條御道出現在自己的腳下,當然,那個本來應當第一個出現在這裡的趙宋官家,卻在準備在南門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