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大變驟至。
朝廷與西軍的一場大戰,讓他的父親搭上了性命。
而最讓他不能接受的,便是他父親的死亡。
當朝太尉張超,是被蕭定在兩軍對壘之時陣斬的。
據最後逃回去計程車兵回憶,蕭定縱馬衝陣,而張超舉槍相迎,兩人陣中驟遇,蕭定一槍便取了張超的性命。
張超的遺體被蕭定送回,張誠看到了那個恐怖猙獰的傷口。
的確是一槍致命。
可以看出,蕭定在刺出這一槍的時候,沒有半分猶豫,也沒有半分容情。
就是奔著張超的性命去的。
這讓張誠憤怒。
雖然他也知道,這是他的父親存心求死的結果,要不然,當朝太尉怎麼會親自衝鋒陷陣呢?
十萬大軍敗亡,對於最高指揮者張超來說,失敗的時候,他就算得上是死亡了。
但張誠卻無法接受張超被蕭定親自擊殺的結果。
他視蕭定為偶象,視蕭誠為兄弟朋友,但自己的父親,卻死在了蕭定的手中。
他被從河北路,緊急調到了陝西路。
第二年,他便被朝廷任命為陝西路的最高軍事長官。
他已經在皇城之戰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現在,皇帝又需要他在陝西路上來對抗蕭定。
沒有誰比他更合適了。
因為張誠絕不會與蕭定同流合汙,不會被蕭定收買。
他們兩人之間,只有解不開的仇恨與敵意。
蕭誠消失了兩年,然後再度強勢崛起,一躍而成為了貴州路的安撫使,張誠卻是沒有半分驚訝,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張超把蕭誠送他的刀,派人一路送到了貴陽,還給了蕭城。
割袍斷義,還刀絕交!
以後,張家與蕭家,只能是仇人了。
遠處的演練場上,傳來了巨大的歡呼之聲,獲得勝利的一方揮舞著旗幟、兵器,大聲吶喊著。這樣的演習獲得勝利,回報給軍官們的是升職,而普通士兵們渴望的卻是更多的賞賜。
勝利者,自然會得到更多。
張誠微微點頭,一次比一次強。
這支部隊的殺氣,狠戾,正在被一點一點的培養出來。
這幾年張誠募兵,一直便只招陝西路或者是河北路上的兵,因為這兩地的青壯,歷經戰事,磨難,本身便有一股子狠勁,只要能把他們有效的組織起來,訓練出來,他們就是大宋最好的兵。
至於從京城那邊調兵,雖然陝西路安撫使蘭四新一直有這個想法,但張誠卻是毫不贊同。
上四軍那些兵,都是招自汴梁周邊,個人戰鬥力看起來不錯,但上了戰場,還是不如陝西路河北路的這些兵頂事。
在生死線上爬過來的,在苦難之中成長起來的傢伙,就是要比在蜜罐罐里長大的厲害得多。當然,那邊的兵要少量的過來,也是可以的,把一隻狗丟到狼群裡,過些時日,狗照樣也能變成一隻狼。
張誠現在的部下,就只有四個戰營,一萬二千人。
蘭四新一直想要擴軍,都被張誠勸阻。
兵,貴精不貴多。
把這一萬二千人練好,養好,足以衛護陝西路。
讓他們有更多的薪餉,更好的裝備,更多的賞賜,自然便能獲得更好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