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酸措大算個什麼東西,居然敢擠兌自己,等以後慢慢地一個個的收拾。真要說到官場傾軋,自己的手段,又豈比這些人差了?
馬興在,自己還顧忌著這人幾分。
馬興走了,來的那位新安撫使,在陝西路上毫無根基,想要站穩腳根,想要拿住這些本地的地頭蛇、豪強,自然也是要找援手的,還有比自己更合適當新安撫使的打手的人選嗎?
沒有!
自己就是天然的新任安撫使的打手。
兩個孤單的人,一個有權,一個有兵,珠聯璧合。
馬興瞅見了李度那上翹嘴角的笑容。
他明白李度的心思,也知道接下來此人必然會在陝西路上生出許多事來。
不過這都是小節。此人是將才,而不是帥才。李續一死,他就翻不起大浪來。以後,也就是一個替朝廷賣命到死的人物。新任的安撫使蘭四新能做到御史中丞這個位子上,那御人的手段,也就差不了。
他恨蕭定,這是勿容置疑的。
有他盯著蕭定,但凡蕭定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此人必然會第一時間跳出來破壞的。
這就可以了。
自己恨蕭定嗎?
看著遠處空蕩蕩的官道,李度在內心裡問自己。
當然是恨得。
如果不是蕭定,指不定現在李氏大業已成。
以橫山為屏障,控興靈之地,在遼宋之前左右逢源,如有餘力,便可以向西不停地開拓,不停地吞併回鶻人,吐蕃人,回紇人等,努力幾代,成為當世又一大國,並不是沒有希望的。
但這一切的努力,在蕭定到了橫山之後,便戛然而止了。
十幾年的努力,如同一個氣泡一樣被蕭定一戳便破了。
李氏偌大一個家族,如今還活著的,已經十不存一了。
你說能不恨嗎?
但更多的,還是佩服。
是的,李度極其的佩服蕭定,不是因為蕭度勇冠三軍,而是因為蕭定只用了區區兩年時間,便做到了他們李氏十幾年努力想要完成的事情。
李氏多年努力,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現在的蕭定,實際上已經完成了李續朝思暮想的事情。
收復橫山党項,有了抵擋宋朝的天險屏障。
實控興靈河湟,有了膏腴之地可產糧牧馬。
擊破吐蕃,讓青塘就此亂成一團,免去了臥榻之旁有人酣睡之餘更是收穫了無數吐蕃健兒。
大軍西征,不斷吞併四夷擴充勢力。
如果李續當初把這些全都做到了,早就自立為帝,南面而坐,稱孤道寡了。
現在的蕭定,是實實在在的西北王。
而他,還只有二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