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四日,華夏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也進行了換屆選舉,雖然田路的呼聲依然很高,但是由於他已經擔任了神經外科分會主任委員的緣故,按照章程是無法同時擔任另外一個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的,所以在幾個相關人士特意登門解釋了一番之後,田路當選了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
說句實話,田路其實真的沒有那個心思。
華夏醫學會的副會長是個虛銜,說白了就是榮譽而已,神經科學協會的會長同樣也是如此,真正主事兒的是各個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所以說明年卸任了京都的主任委員一職之後,田路真正的社會兼職就只剩下華夏神經外科分會的主任委員和內科分會的副主任委員了。
對於這兩個分會的職務,田路還是相當看重的。
神經外科分會自不必說,神經內科分會的話,田路也有很多相關的臨床研究需要藉助他們的力量。說白了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很多時候其實分不了那麼開,而且以田路的研究課題來說,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內科醫師們幫忙蒐集資料的。
總的來說,這個結果是讓田路非常滿意的。
以後不管怎麼樣,田路也只打算在這兩個學術組織裡面擔任職務了,就算是科學院和工程院那邊也曾經提出過,但是田路依然還是決定當一個普通的院士就好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現在田路所有的時間已經被自家的事情瓜分的乾乾淨淨了。即便是這兩個分會的職務,他很多時候也是要把工作委託給其他人來做的。
事實上,田路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和未來生物中一樣,主要負責大方向的把控,而把具體的工作分別交給另外四位副主任委員來做,以田路現在的號召力而言,他這樣做其他人也沒有太大的意見。
九月參加完了幾個重要的年會之後,田路終於可以把心思放在自家的事情上了。
未來生物已經確定了十月十五號開始搬家,入駐剛剛建成不久的新科研基地,而現在人數不過三百。原來只有一層樓的神經生物學研究所。將擁有整座未來生物大廈!
未來生物的三千多名員工當然是非常興奮的,能夠擁有那麼大一片的科研基地,除了極少數嫌遠的人之外,大多數人無疑是非常自豪而驕傲的。而且新科研基地那邊的條件大家也都無數次的瞭解過。要說不向往那就是瞎扯了。至於說神經生物學研究所雖然稍微有些失落。但是能夠驟然間完全擁有條件依然算得上先進的未來生物大廈,這也讓他們非常滿意了。
從九月中旬開始,這兩家可都忙壞了!
田路也不是那種非常死板的人。知道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大家肯定是心情浮躁,恐怕不少人會沉不下心去工作,所以乾脆也不再多過問什麼,只有在大家提出請求的時候才會指導一下。他也是想趁著這個機會讓所有人都能夠輕鬆一下,畢竟在過去的三四年裡面,大家都非常的拼命,舒緩舒緩神經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對於其他人來說,田路顯得要輕鬆一些,所以趁著這個機會,他也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神經外科,準備把神經外科的工作好好的捋一捋。
三年的時間,在錢正浩屢次提出之後,神經外科在去年年初完成了又一次的擴張,佔據了整整兩層樓,兩百四十張病床!
事實上,這個數字依然不夠!
只不過田路拒絕了再次擴大規模的提議,決定至少在三年內只能維持在這個水平線上!臨床不是基礎研究,科學實驗有時候可以靠人堆上去,田路對手下醫師們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嚴格控制他們的工作質量,不可能出現那種一個人負責多少個患者的情況。
經過了三年的發展之後,神經外科的醫師數量已經增加到了六十四名!其中有九名主任醫師,十七名副主任醫師,二十二名主治醫師還有十六名住院醫師。
這是田路刻意控制的結果。
在附二院神經外科工作的醫師們出成果容易,這大家都知道,田路主持的一項科研專案往往會衍生出至少十篇的科研論文,而且質量都是頗高的,只要用這個作為資歷的話,相信很快就能攢夠晉升所需的本錢,剩下的只不過是熬年頭罷了。
但是在其他醫院或者科室可以成為升職稱資歷的某些論文,在田路這裡卻是行不通的!
只有自己作為主要參與者,或者是主導者的研究專案,論文才能作為晉升職稱的依據!這個死規定難住了很多資歷最老的醫師以及年輕的醫師們。資歷最老的醫師們經驗豐富,但是知識體系就相對陳舊一些,那些最年輕的醫師們知識體系最新,而且也最系統,但是缺乏足夠的臨床經驗,所以這兩類人想要寫出讓田路滿意的文章實在是太艱難了!
雖然聽到了不少怨言,不過田路並沒有妥協的打算。
在神經外科這個田路一手發展起的臨床科室裡面,職稱等級就意味著你所承擔的責任,田路不允許能力不足的人晉級工作,這是對患者極大的不負責任!在他看來,如果知識體系跟不上時代,那麼就只能負責常規的手術和患者管理,肯定不能去進行前沿的研究,而年輕的醫師們則是缺乏經驗,那就必須花時間去積累,去沉澱,這是必須的一個過程!就是要逼著這些年輕人們去拼命地努力,成為科室裡面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