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中午,剛剛完成一臺垂體瘤手術的田路回到病房,坐在值班室裡喝口水,準備休息一下。
對於剛到中午就能完成手術,田路還是相當滿意的。
不得不說,就算對於有著住院醫師決策支援系統的田路來說,在手術檯上依然有著不小的上升空間。畢竟系統只會告訴你怎麼做,但是具體的操作終究是要由田路自己的雙手來完成的。
完成手術的速度,在不知不覺的也在緩慢的提升著。雖然這種提升很慢,但是確實是在提升著。
有什麼能比這更讓田路開心的?
正盤算著中午吃什麼,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田路笑吟吟的拿起了話筒。
電話是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童向陽主任打來的,而且人家也不多廢話,開門見山的問道:“田大教授,馬上就又是新一屆八年制學生選導師的時候,今年還打算收學生麼?”
“當然!”
想都沒想,田路就毫不猶豫的笑道:“今年還是給我兩個名額嗎?”
基礎醫學院那邊連著兩年給了田路兩個學生名額,而今年是第三年,同時也是田路受聘兼職教授的最後一年了。
對於未來是否續聘的問題,田路從來就沒有擔心過。
如果不是田路堅持留在神經外科,那麼現在哪怕跟童向陽,乃至鄭明塵提出想做正牌教授的話,對方肯定也是會欣喜若狂的答應下來,甚至還會直接把他提到神經生物學研究所主任的寶座上!
相比較於在神經外科臨床上,田路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地位可是要高得多了。
再者說,四名學生在田路手下的進步又有誰看不到?秦越和衛青琳暫且不說,夏若和黃巧巧兩人到元旦的時候,就將跟著田路足足兩年了,兩年的時間,讓兩個當年青澀無比,稚嫩無比的大學生,變成了如今在實驗室裡成熟幹練的研究者,在同級學生的比較下,更是顯得鶴立雞群,突出無比!
可以說,如果不是知道兩人早就決定畢業後加入田路的實驗室,童向陽早就向他們伸出橄欖枝了。
想到這裡,童向陽心中頗為無奈的一嘆,口中卻是笑著說道:“鑑於你在前面的出色教學,學院決定,今天把你招收學生的名額提到三人!當然,不管多少人,都必須靠你自己去吸引他們的加入了。”
“三人?”
田路心中頓時大喜!
雖說這些學生來了之後不能馬上派上用場,還需要田路辛辛苦苦的自己去培養,不過在看到夏若等人的表現後,他反而更是堅定了走這條路的決心道觀。
“好事兒啊!”
掛了童向陽的電話之後,田路一時間心懷大暢!
今年增加一個名額,就意味著三四年後,實驗室將會增加一位出色的研究者,至於說自己吸引學生的能力,還用的著擔心麼?
聯想到實驗室那邊各個課題組的情況,尤其是癲癇藥物課題組必將出成果的不久將來,田路開心之極,雙腳一蹬,讓屁股下面的椅子在值班室裡轉了好幾個圈!
“實驗室那邊即將進入讓人期待的良性迴圈。”
滿臉開心的田路暗暗盤算著,思緒在不知不覺間就轉到了神經外科這裡:“那麼,這邊的工作,看來也應該要再加把勁兒了。。。。。。”
想起昨天上班時看到的那份院辦通知,田路猛地下定了決心!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加把勁兒!)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