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la】,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剛生下來的小寶寶,是最好伺候的。
因為他們幾乎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只要讓他們吃飽了,穿暖了,及時收拾好排洩物,不受到什麼驚擾,幾乎不會給大人添其他的麻煩。
但是,這時候也是讓初為父母的人們最累的!
小寶寶就像是有一個直腸子一樣,隔兩三個小時就要哭著去尋找媽媽的**,然後就是拉屎撒尿。。。。。。
何況,家裡這樣的生物還是兩個!
這時候,田路腦中系統的功能就算再強大,也是幫不上什麼忙了。
好在兩人還有這強大的後援力量,除了經驗豐富的月嫂之外,兩人的父母幾乎整天都在,尤其是葉蘭的父母,更是直接又搬了回來。七個人伺候兩個小東西,倒也不覺得太過辛苦。至少對於田路來說,“後方基地”安穩下來,他已經可以放心的去繼續上班了。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一月份了。
不知不覺,田路又年長了一歲,而且剛剛收穫了兩個可愛的小寶寶。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的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男人。。。。。。
十一月,對於田路來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月份。
根據過去兩年的經驗來看,每年的這個月,都是田路最忙的時候,今年也不例外。他要去基礎醫學院招收新一屆的八年制學生,要考慮是否招收第二個神經外科碩士研究生。要開始考慮第二年神經外科的招聘計劃,要為實驗室那邊即將井噴的研究成果做好最後的指導,要繼續協調在癲癇領域基礎研究合作和臨床合作,要去參加每年都是這個時候舉行的學術年會。。。。。。
哦,對了,今年田路把所有的會議邀請全部都拒絕了。
今天,是田路收到邀請最多的一年。去年在血腦屏障領域的巨大成就。讓他收到了無數來自國內外的邀請。歐洲神經協會聯合會大會,連續第二年給他發來了邀請函,其他的神經生物學。神經電生理等國際學術會議的邀請,也都紛至沓來,讓田路有些目不暇接了。
至於說國內。這方面的邀請就更多了。
在國內的神經科學基礎研究領域,資歷尚淺的田路卻已經隱隱站在了領軍人物的位置上,尤其是三四年間,能夠在《nature》,《歐洲神經生物學雜誌》這樣的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六七篇文章,這讓國內的研究者同行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他的身上!
事實上,田路雖然婉拒了神經科學學會的邀請,但是對方隨後打來的電話中也明確的表示,就算田路不會親自到場。今年要改選了兩個學術委員會委員名單中,也必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從某種意義上講,成為這個學術委員會的委員,是實力和人脈的綜合。田路在國內的人脈當然不算很廣,但是在實力上。已經到了所有人不能,也不敢忽視的地步。。。。。。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在神經外科這個本職工作領域,田路必須還要耐心的等待上幾個月。
和洛克教授等人商議過後,基本上所有的合作機構都同意在明年的三四月間再舉行一次學術交流會議。一方面,大家在這一年中的經驗和教訓需要互相交流。認真總結一下,另一方面,一年的時間,讓參與合作的二十五年醫院神經外科,積攢了數百例執行田路癲癇病灶定位方案的手術,這個數字,已經足以用來向世人展示大家努力地成果了!
而對於田路來說,這次學術會議的重要性卻遠遠不止於此!
除了和其他合作機構同樣的目的之外,田路另外還有兩件事情,也打算藉助這次學術交流的大好時機一併進行。第一個就是利用世界各國頂尖神經外科醫師來訪的機會,舉辦一次國內的癲癇病灶定位培訓班,擴大附二院神經外科的影響力,從而為將來尋求更多的病源;第二個,自然是和他剛進入神經外科時就已經計劃的神經外科手術標準化診療方案有關了。
附二院神經外科的手術量是有限的,而且最開始的時候,田路制定的標準化診療方案只是運用在自己主管的患者身上,科裡其他的醫師和護士,直到今年才開始真正的全員執行。所以資料的收集工作,是相當緩慢的。
神經外科手術的標準化診療方案,可不是癲癇病灶定位這樣的“小”專案,他要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要想有足夠說服力的話,勢必要積累起龐大的資料量。而這個資料量的要求,對於現階段的附二院神經外科而言,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好在洛克教授加入了進來。
到明年三四月份開會的時候,舊金山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執行這套方案也將滿整整一年了。而根據洛克教授每個月反饋的資訊來看,這套診療方案的表現幾乎堪稱完美!一想到洛克教授打電話時的激動語氣,田路就覺得信心百倍!
舊金山醫學中心積累一年的病例,加上附二院神經外科這兩年的病例,總數雖然還是差得很遠,但是用來說服其他二十多家合作伙伴一起加入進來,倒是有了一定的可能性了。
而且相比較起在癲癇領域的臨床研究來說,這個課題才是田路一直的重點所在!
雖然要想讓自己的理論具有充分的說服力,其工作量龐大到讓人心驚,時間上可能也要有很大的跨度,但是一旦最後成功的話,就不僅僅是在神經外科領域造成震動了,那簡直就是一場革命!
想想看,排除掉手術本身的影響,完善的術前準備和術後治療和護理,對於所有的神經外科醫師和神經外科患者來說,造成的影響會有多大?如果說在癲癇手術領域的成果,像一個手藝高超的廚師發明了一種絕頂美味的菜式,但是這種菜式只能少部分人能夠享受到。但是這套診療方案,就像是一種類似味精的調料了,能給所有的廚師使用,從而讓更多的人能夠品嚐到了。。。。。。
(又見做菜有沒有!想來想去,我還是喜歡這一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