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視了一下會場上下,田路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第一點,透過建立完整的血腦屏障體外模型,對星形膠質細胞的作用機制進行分析。。。。。”
。。。。。。
“譁!。。。。。。”
沸騰的掌聲如雷般響起,簡直就像要把會場的屋頂都給掀翻一樣!臺下的每一個人都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長時間的鼓掌,向臺上那位年輕的研究者表達著自己十足的敬意!
田路提出的理論以及思路還有待於驗證,但是無論如何,這種無私的共享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再三向臺下鞠躬致意之後,田路走下主席臺,從一側的小門兒來到了後面的休息室裡。
“太棒了!”
聞訊趕至,在休息室裡已經等了許久的大會主席梅根教授,立刻上前給了田路一個大大的擁抱:“田,你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非常抱歉,臨時改變了演講的大部分內容,希望沒有給組委會造成太大的麻煩!”
看到梅根教授的表現,田路心裡暗暗的舒了一口氣,不過還是鄭重的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無論如何,沒有提前和組委會進行溝通,是他的問題。
今天改變議題的事情,事實上也是田路前幾天的突發奇想。
既然想讓全世界都為自己積累實驗資料的話,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向大家傳輸最正確的思路呢?哪怕對他提出的理論存有異議,但是總有人會選擇相信田路,去按照他的設計做下一步的實驗。而大家都少走彎路的話,豈不是可以更加提前完成所有的資料積累?
成功的突破血腦屏障,只是做到了一個結果,但是產生這個結果的原理,或者說血腦屏障的生理機制,仍然是若隱若現,離完全解開為時尚早。
在醫學界,尤其是基礎研究部分,真理往往隱藏在已經完成的大量實驗和資料之中。
大家完成的實驗和結果,總是要發表出來,而只要積累了足夠的文章和資料,田路就可以用未來成熟的血腦屏障理論把所有的實驗結果和資料串聯起來,完成最後的理論整合!
這對田路而言可是件大大的好事情!
梅根教授對於田路的道歉很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會!田,演講非常的棒!比原來的計劃要棒許多!”
雖然是一位臨床神經內科學教授,但是梅根教授對於基礎研究的理解也頗為廣泛,很容易就聽出了田路的設計和思路極具可操作性,絕對會對相關的研究起到很大的啟發作用!
皆大歡喜。
田路成功的宣傳了自己的理論,而組委會也成功的在這次大會上創造了一個熱點話題,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在田路的演講之後,第三會場進入了茶歇,而一直等到下一場報告開始,大家重新坐下之後,田路才悄悄的從休息室的側門走了出去。剛才他的演講因為超時的緣故,沒有安排現場提問環節,可以想象,如果在茶歇期間走出去的話,必然會被與會者們圍起來,提出各種的問題,從而影響到下一位教授的演講。
經驗豐富的梅根教授,自然是想到了前面的。
只不過。。。。。。
剛一走出休息室,田路就愣住了。
他驚訝的發現,在休息室的門外,有幾位黃面板的與會者正靜悄悄的等在門外,而在看到田路出來之後,更是突然呼啦啦的圍了上來。
“田先生,你好!”
其中一位器宇不凡的中年人站在最前面,微笑著向田路問道:“根據你姓氏和名字的特點,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田先生應該是華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