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術模板庫下建立甲狀腺手術模板庫。”
“當前手術儲存為手術模板,歸入甲狀腺手術模板庫,編號:甲狀腺手術001號,標題:甲狀腺左葉和峽部切除術及預防性左側VI區淋巴結清掃術。”
很快,在臨床操作支援系統空蕩蕩的大廳中,出現了一個碩大的圖示。
這是田路前幾天摸索診斷和支援系統之後發現的功能,一項臨床操作或者手術,可以由系統儲存為模板,供使用者以後複習或者再次手術時參考使用。其實這項功能倒不一定必須是田路自己完成的操作或者手術才能儲存,前面系統模擬的手術也是可以儲存的,只不過,這第一例模板對田路而言頗具意義,專門把機會留給了自己親手做的第一臺手術。
手術模板一旦建立,以後再遇到同類的手術,田路就不用再去提前進行模擬從而制定手術方案了,完全可以拿過來就用,方便得很。
當然,隨著經驗的增多,或者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田路還可以給手術模板加上各種“外掛”,比如說今天這臺手術,完全就可以加上“血管出血處理預案”,“喉返神經損傷處理預案”。。。。。。
剛剛儲存完模板,住院醫師們的BB機就響了,田路立刻隨著眾人蜂擁而出。
普外科住院醫師的工作,繁多忙碌。
田路現在是第一年住院醫,每隔一天值一次班,值班時在病房,不值班的時候就去手術室。每週還要跟著主治去出兩次門診,當然,以他現在的身份而言,門診病人看過之後還必須由主治醫師進行把關。
一般早上六點多鐘就必須到達醫院,然後從病房開始,瞭解病人病情,研究病人檢查結果,記錄資料等等,然後七點開始,整個團隊跟著總住院醫師開始查房,和病人進行溝通,對病情及治療方案進行討論。在上手術之前,每天總住院醫師都會進行一次簡短的教學。住院醫師們的能力越強,能夠幫的忙越多,主治們和教授們的負擔就能得到減輕,所以他們也很樂於傳授更多的經驗和知識給稚嫩的住院醫們。
每週三一次講座,由本校的教授或者外院的教授授課,每週五一次教學查房和病例討論。。。。。。
本質上講,住院醫師仍然算作是學生,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
剛進院的第一週是上課,除了體檢,介紹醫院基本情況之外,還要進行基本生命支援高階生命支援的培訓,也就是教住院醫師怎樣做心臟按摩、人工呼吸、氣管插管等,學習搶救病人的標準化方法,這樣住院醫師進了臨床後,就知道如何處理或搶救病人,知道該按照什麼樣的步驟去做。外科醫師還要透過創傷高階生命支援考試,遇到重傷病人時知道怎樣用標準化方法搶救病人。
而對一名普外科醫師來講,不但要在最重要的手術技能上做好,還要掌握很多基礎和臨床知識,懂得重症監護知識,清楚具體到疾病的手術指徵、術前準備、術後處理以及併發症的處理等。
在有手術的時候,主治醫師們會挑選住院醫師去做助手,一些手術甚至會讓住院醫師主刀完成。可以說,主治醫師的放手程度,就代表著他對住院醫師的信任程度。所以住院醫師不僅僅要操作做得好,還必須清楚病人的病史,手術指徵等,對相關疾病非常瞭解。在手術前,主治會問為什麼做手術,怎麼做,怎麼預防風險等知識點,答得上來就能做,答不上來就不能主刀。
知識儲備足,手術操作好,病人管得好,就能得到主治醫師們更多的信任,從而得到更多的機會。
在專業知識之外,住院醫師們還是學習如何去與病人溝通,如何和病人家屬溝通,甚至包括一些雜活,如為主治醫師們整理手術記錄等。。。。。。
對田路而言,絕大多數的知識,甚至包括教授們的講課都是不用太過關注的,很多內容早已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之中,但是臨床的操作,還有病例診斷的經驗,甚至於和病人溝通的方式方法,卻都是他急需的東西。
在空閒時間,別人可能還在根據今天工作中碰到的難點,抱著書籍或者住院醫師手冊狂啃補課的時候,田路卻在忙碌著觀看教學用的操作、手術影片,或者找到上級住院醫師與主治醫師,如飢似渴的吸取著臨床經驗。
忙碌而充實,這是短短几天內,田路對住院醫師工作的第一感覺。
又忙完了一陣子,眾人正在休息的時候,霍華德醫師把田路給叫了過去。
“田,上午那個右下腹腫塊的病人已經確診了。”看到今天表現出色的田路,霍華德很高興的說道。
田路眼前一亮,連忙問道:“結果是什麼?”
“胃竇部癌!”
霍華德醫師正色道:“先做了胃腸造影,提示存在嚴重的胃下垂,並且顯示胃竇部有狹窄,胃蠕動欠佳。所以又給她做了胃鏡檢查,發現了胃竇部癌。”
“哦,是這樣啊。”
田路點了點頭,雖然是在系統的幫助下,但是能夠準確的做出判斷,這讓他心情很是愉快。
“已經給她安排了手術。”
霍華德醫師挑了挑眉毛,笑著說道:“怎麼樣?有興趣嗎?不過這次你可就不能主刀,只能當我的助手了!”
“當然有興趣!”
第一時間,田路斬釘截鐵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