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手術很棒,你做的很出色!”
出了手術室,脫掉衣服,田路剛剛靠在牆上,身後便傳來了一句很是真誠的讚美。
連忙扭過頭一看,剛才一起合作的一位手術護士就站在自己身後,一臉笑意的看著他問道:“聽說這是你的第一臺手術?”
“是的!”
田路連忙站直了身子,笑著說道:“太緊張了,到現在手還在抖呢!”
雖然在手術過程中,醫師是處於主導地位,但是護士們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而且手術護士本來就是醫院中地位較高的護士,就拿眼前這位來說,年薪可比田路高多了。
“這我可沒看出來!”
手術護士哈哈笑著說道:“總體來說,雖然稍微慢了一些,但是做的很完美,希望下次能與你繼續合作!”
說完,手術護士就離開了,而田路這才又輕輕的鬆了一口氣,重重的又靠在了牆上。手術中還不覺得,手術結束之後,那種精神上的高度緊張所帶來的疲憊感,瞬間便湧上了心頭。
雖然並不是什麼很大的手術,但是在手術前和手術中的前半段,田路的確很緊張:畢竟這是他在現實中的第一臺手術,躺在手術檯上的,不是系統中模擬實現的病人,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
手術刀劃開頸部面板的那一剎那,田路幾乎以為自己的心臟都停止跳動了!
“呵呵。”
回想起那讓人窒息的一刻,田路忍不住低聲的笑了起來。他倒是不覺得這有什麼丟人的,緊張就是緊張,沒有必要掩飾,就是心裡有些遺憾:透過這次手術田路發現,系統的操作支援系統固然是強悍無比,但是畢竟不是萬能的,無法控制自己進行自主的操作,也無法剋制使用者的緊張情緒,最終一切還是要靠他自己。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系統的操作輔助功能畢竟只是依照著預定的方案進行,對於突發狀況的應對能力還要用實驗去確認。今天的手術沒有意外,病人的實際情況確實和檢查以及診斷結果一致,但是如果是一些複雜的病例,需要在術中探查以決定後續方案的,恐怕系統的作用就有待商榷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事實證明,臨床操作支援系統對於一位外科醫師來說,其巨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暫且拋開對疾病的認識,以及其他的綜合能力不談,單就具體到一種手術過程來說,除了個人的悟性和天賦之外,有沒有機會去做,能有多少機會去做,是決定一個外科醫師手術能力的重要因素。
國內很多外科醫師,雖然不是什麼專業委員會委員,也不是什麼大牌專家,但是一旦具體到某一種,或者某一類手術上面,其他的醫師們往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的名字。可能對這些醫師而言,開創一種新型術式,甚至是改良那些傳統術式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數百例,甚至上千例的手術經歷,讓他們對這一種或者一類手術的理解遠遠超過了旁人!
用賣油翁的話說:“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手術切口怎麼樣才能做到最小?病灶怎麼樣才能切除的最乾淨?怎麼下刀才能更有效的避免損傷到周圍的神經和血管?周圍的淋巴結需要清掃到何種程度?。。。。。。
這些東西,不是靠理論學習就能完全搞明白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拿做手術切口來說,根據病變的位置和大小,在哪個地方做切口最為合適?做多大的切口才能既保證可以充分的暴露術野,又能儘可能的減少對病人的損傷?
這種事情,靠的完全就是經驗了。文獻的報道,只能讓你知道別人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隻有做過足夠數量手術的醫師,才能把這些理論知識真正的化為自己的操作能力。
在這方面,田路有著絕對的優勢!
一種術式,只要他真正的理解了原理,清楚了整個過程,就能在系統中模擬出來,從而在系統輔助下精確的完成所有的操作!
這才是臨床操作支援系統的精髓所在啊!
。。。。。。
暫時沒有什麼事情,田路出了手術室,其他幾位住院醫師都在,見了田路之後自然是要上來祝賀一番,金髮女生也不例外。田路是來普外科轉科的,並不是幾人的競爭對手,在這方面,幾個人的心情轉換都是非常快。
稍事休息之後,田路又重新進入了系統。
剛才的手術全過程,已經被錄入功能用第一視角錄入了臨床操作支援系統之中,抱著欣賞自己作品的態度,田路用十倍速又重頭到尾的看了一遍。
“嘿嘿,還不錯!”
田路對自己今天的表現相當的滿意,暗暗自得一番,然後向系統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建立普外科手術模板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