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將自家叔叔們觀察了一遍後,便準備在外面,等著幾個叔叔散學。
只是在朱雄英剛欲伸回頭時,卻看見十叔朱檀,從袖子裡拿出一塊麻糖,偷偷塞進嘴裡,然後在那裝模作樣的搖頭晃腦,但口中卻未發出聲。
而教導的翰林師傅似乎是沉迷於讀書中,竟未發現,朱雄英見到這一幕,不由的便“噗嗤”一笑。
可能是這笑聲有些突兀,但那翰林師傅還未注意到,不過朱雄英的幾個叔叔卻是聽到了,都轉過身來看著朱雄英。
學堂裡突然就安靜下來,那翰林師傅也發現不對勁,放下手中書本,便抬起頭來,只見有一稚子穿著親王服飾,就站在學堂門外。
朱雄英見殿裡的人都望向自己,便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冠,對著眾人拱手:“見過諸位皇叔,見過先生。”
朱雄英表現的很知理,因為他知道,身為皇太孫,自家皇爺爺肯定派了人在暗中關注自己,不但是為了保護,還在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若是自己有行為不當,也能第一時間彙報糾正。
別看朱元璋出生草莽,看不起文人,但他自己卻極為好學,特別是參加紅巾軍之後,就更加意識到自己沒上過學文化水平不夠,帶來的諸多不便。
所以從朱元璋當上義軍統帥之後,就開始讀書學習,虛心求教,等到了當皇帝后更是已經讀萬卷書了。
朱元璋讀書對自己要求高,對兒子們讀書也是極為重視。
當初朱雄英的父親朱標,還未到弱冠之時,朱元璋就為他聘請了好幾個當世大儒,為他教導功課,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今年剛剛告老還鄉的大儒宋濂。
據說,這位宋老先生在教書時,可不管自己學生是不是皇子身份,教起書來,直接用戒尺抽,那幾個不愛讀書的叔叔,好幾個都被戒尺打過。
當時叔叔們年幼,被老師用戒尺打了,自然要找自己老子添油加醋的倒倒委屈。
朱元璋一開始也很氣憤,這皇子都敢打,以後不得翻了天啊。
只是在明白這些皇子為什麼會被先生打時,朱元璋二話不說,直接扒了幾個不聽話兒子的褲子,那打的是一個慘啊。
這其中,就屬朱雄英那個赫赫有名的四叔朱棣被打的最多。
“英哥兒你怎麼來了?”這時最為活潑的朱檀率先開口:“難道你也要過來同咱們一塊進學?”
朱檀說完,其他幾個小叔叔都帶著期望的眼神望著朱雄英,他們真的希望多有幾個小夥伴來陪他們一塊讀書。
就連那個翰林師傅眼神裡也帶著期望,雖然一開始他不知道這門外的殿下是誰,但當朱檀喊那殿下“英哥兒”時,他就知曉,來人乃是當今的皇太孫,畢竟皇室子弟裡,只有皇太孫的名字帶著英字。
他期盼太孫殿下入學,固然有朱雄英的身份原因,畢竟這位未來可是大明的天子,但更多的還是看朱雄英小小年紀,卻如此溫和知禮,心中喜愛罷了。
就在朱雄英要回朱檀話時,那翰林師傅卻先開了口,只見其拜道:“臣翰林學士高遜志拜見皇太孫殿下。”
“高學士快快起來。”朱雄英還是一副知理的樣子,臉上帶著歉意回道:“打擾高先生講課,孤之過也。”
朱雄英說完,便欲躬身致歉。
“太孫殿下不可,”高遜志趕緊上前將朱雄英扶起,望著眼前的皇太孫,高遜志心中喜愛更甚,於是便帶著期望的眼神問道:“太孫殿下今日來學堂是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