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之後,青牛角和黃龍臉露喜色,同時微微拱手,沉聲說道。
……
次日。
冉閔依舊將目光落在西面。
他關注著呂布軍在幷州的頻繁調動,對袁紹軍方面卻不甚關注。
然而。
他所不知道的是。
張燕等黃巾軍餘黨卻開始暗暗勾連,試圖率領部眾離開常山。
起初,張燕和青牛角、黃龍兩人謀劃此事。
後來,那李大目、劉石、左校、郭大賢、於氐根等黃巾舊部皆得知了這件事,於是紛紛前來響應。
事情一鬧大,紙裡就包不住火了。
某次,張燕匯合眾人議事之後,眾人辭別張燕紛紛離去。
但是見到眾人聚集在張燕的營寨當中,冉閔麾下謀士朱武產生了懷疑。
他立刻告知冉閔。
冉閔聽罷,笑著說道:“這些人不過是黃巾舊部,聚在一起敘舊罷了,他們兵馬不多,沒什麼可擔心的。”
朱武聞言,卻說道:“平時雖然不擔心,但是現在,袁紹和呂布都有所動作,黃巾餘黨如果作亂,主公該如何應對呢?”
冉閔聽到這裡。臉色終於凝重起來,他問道:“既然如此,我們該當如何呢?”
朱武說:“應該立刻請張燕前來,軟禁在此,讓黃巾餘黨攻打呂布,消耗他們的人馬。”
冉閔微微點頭,聽從了朱武的意見。隨後,他派人前往張燕處,邀請張燕前來議事。
常山國。
張燕營寨之內。
得到冉閔的傳喚,張燕有些著急,立刻召來眾人商議。
黃龍手撫長鬚,沉聲說道:“將軍,此時那冉閔召喚您,一定是發現了什麼……如此的話,我們當即刻動身離開!”
“也罷,既然如此,那就今日動身!”張燕行事素來果斷。
他當即抽出長劍,目視眾人。
眾人見狀,齊齊抱拳拱手,俯身聽令。
之後張燕分派人馬。
他讓李大目、於氐根各自率領五百人為先鋒;再讓劉石、郭大賢、左校各自率領一千人為斷後;其他三千兵馬,各自準備,半個時辰之後,拔寨啟程,投奔袁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