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纏綿朋友
方繹改掉去天津的行程是為了在北京約見另一位舊友,他想釐清一個困惑他很久的問題,耽擱到現在,沒有比今天更合適的時間。
他把地點就近定在酒店樓下一家新開的中式茶室,那是李舜現在東家龍柏基金新投的一個消費品牌,賣點不是茶而是新中式點心,它們形狀顏色模仿傳統建築風物,還都取有一個雅緻的名字。
“很適合社交平臺傳播。”李舜一向在這方面嗅覺敏銳。
果不其然方繹抬腳進門檻就看到大廳裡客人大都忙著拍照,他給前臺報了訂位資訊,門口穿旗袍的女侍應生引他去一個半開放的裡間。
他在飲品單上隨便點了壺茶和兩份最賣座的甜品,耐心地等待完一整套侍茶過程,對著桌子上的東西拍了張照發給李舜。
李舜很快回複問他感受如何。
方繹認為室內裝修算講究,每道餐品搭配上的古簽夠文雅,慕斯和蛋糕他沒吃也知道是從外面中央廚房拿來的成品,不過他還是撿一些閑話指摘:“你們僱的茶妹好像完全不懂泡茶。”
微信裡約的故人發來訊息說二環有些堵還要再遲到十分鐘。
方繹回複“沒事”後,又順著對話方塊劃動,停在了丁栩可上。
丁栩可沒來報平安,說自己有沒有順利到家,更別說去回答方繹最後攻其不備的問題。
方繹點進輸入框,看著游標跳動。他這些年偶有豔遇,知道突如其來一夜享樂後,最不費力的是避免和終結對話,而不是開啟它。
但丁栩可怎麼可能和萍水相逢的路人一樣呢。即使回憶被方繹刻意塵封了多年,也掩蓋不了初識丁栩可時的熠熠光彩。
方繹已經不記得他和丁栩可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了,它並沒有發生在他們在“午後”見面的第一天。
那時是方繹大三下學期,因為留學申請,準備實習若幹瑣事,他已經有一陣子不太抽得出空去午後了。恰好那天是週六,方繹睡了個懶覺,醒來後發現窗外天光大靚,正是春色融融。他已經忙了一週,也會貪戀春光,於是臨時決定給自己放一天假,給負責收報名資訊的同學發了個訊息就去了。
他稍微遲到了一點,為了不打擾別人就坐在最靠門的邊上,那天放映的是部冗長的義大利黑白電影,如同在午後看過的很多部一樣,方繹如今已經印象寥寥。
不過他還是待到了電影結束,窗簾拉開後是慣常的一陣熙攘,不同以往的是,一群人並不在準備開映後的討論會,而是都圍著一個人。
那人側身對著方繹,穿了件米色的薄毛衣,罩住很瘦的上身,外面熱烈的陽光把他靠窗邊那側的耳廓照得透明發紅。他正朝著方繹這側的人說話,那時候方繹就發現他是笑起來感染人心的那種人。
有人走到方繹身邊說:“有人來替你當吉祥物了。”
九年前說這句話的人給方繹發訊息說已經下車了,馬上就到。
方繹回複他自己坐在哪裡,然後他接了個座機電話,是酒店打來的,說他房間“請勿打擾”燈一直亮著,客房阿姨不好進去打掃和取換洗衣物。
方繹想起今天出門匆忙忘了關掉,便回答說可以阿姨直接進屋打掃。
賓客服務回答“好的”,又解釋道因為錯過了早上取衣,現在取衣的話,洗好的衣服要明天晚上才能送返,問他是否介意。
方繹剛說完“沒問題”又想起什麼,囑咐賓客服務,麻煩阿姨把洗衣袋裡一件灰色t恤取出來,那件先不用洗,才結束了通話。
剛放下手機,方繹便看到尹晟掀開門簾進來,他站起來,同尹晟握了手。
尹晟對客套很適應,左手還拍了拍方繹的肩,他坐下來立即對著兩份莫蘭迪色的甜品皺眉:“你愛吃這個?”
方繹給他杯子裡倒茶,說:“幫朋友一個忙而已。”
尹晟喝了一口,大方地背靠椅背看方繹,評論道:“你沒怎麼變。”
尹晟沒有胡說。方繹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沾染的習慣延續至今,在不需要工作見人的場合習慣穿帽衫,又不愛抓頭發,休閑放鬆的樣子可能比大學裝模作樣的他看起來還年輕。
方繹說:“我當是誇獎我,”他也看尹晟,“你還變挺多的。”
尹晟一擼頭發,笑著嘆氣:“北漂漂的唄,當時也沒想到真會做這行,跟我專業八竿子打不著,混這麼久不被同化也難。不說我了,今天到底怎麼說,十年不見聊點什麼?“
方繹道:“敘舊?”他不是故意以問題回以問題,是他還在思考怎麼開頭。
尹晟笑言:“舊時光?你前途無量、光芒萬丈的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