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跟著魯氏子弟一起,拿著洛陽送過去的紙,寫了一份工程計劃書,把預計做的工程,現在已經做了的工程都給寫上,還標了各項工程預計人手、造價、時間。
穿越之前大學專業是網路工程的小白,覺得自己回老家完全沒有什麼跟不上時代的擔心了。
就他做皇帝以來幹的這麼多工作,就業方向廣的不行,還超高的工齡,能僱他的人算是了不得了。
除了彙報工程進度,楊珺還彙報了一下那些儲存的罐裝火藥使用進度。
魯氏子弟善於工器。
他們一起開山的時候,為了省時省力,減少人員傷亡,能用上工具的,都盡量用工具來完成。
楊珺的夫人也負責一些後勤安排,見過魯氏子弟們造工具的現場,有所感悟,邀請了幾個魯氏子弟一起來改進紡織工具。
蜀地的絲綢本就有名,蜀地的刺繡也同樣有名,蜀錦以圖案生動、織紋精緻、色彩豔麗而著稱,販去中原也同樣受到貴族們追捧。
當初小白在蜀郡時,郡守夫人給他準備的衣服都是他自己家裡織的,就是蜀錦。
蜀郡織造工藝已經很成熟,郡守夫人想著,既然工藝沒有什麼可以改進的,那能不能改進一番工具,讓蜀錦的製作方式能夠更便捷,效率更高。
魯氏子弟聽了夫人的想法,覺得這大有可為,做好了以後,對蜀地的益處不比鹽差。
商議一番之後,魯氏內部挑出了幾個善於改造工具的弟子出來,協助郡守夫人完成此事。
楊珺表示,紡織這事他不懂,就交給弟子和夫人操辦了,鹽政有柳珀在一切都好,蜀地內政都有郡丞桌英在,益州牧從不插手他們搞的這些事,人不瞎搞事,挺好的。
看完奏本的小白點點頭。
很好,不需要自己提醒,魯氏子弟已經找到了合適他們的發展方向。
把自己的技能放在這些民生相關的地方,去幫助當地百姓生活的更好,不管自己的學說受不受君王重視,都能讓他們在當地受到尊敬,也讓自己的學派在後世留下不少東西。
只是楊珺,你忙活你的水利工程就行了,不需要惦記著給孤送點蜀錦,孤不需要。
卓英,孤允了你暫代蜀郡政務能給孤上奏的權利,你管那些火藥管的挺好,很是注重資訊保密工作,但是給我寫奏摺可以用點正常的話,不需要用同音字。
小白停筆,讓陳冬把這些奏本拿去邊上,明天就跟著一批新的物資車隊一起,趁著蜀郡雨季要沒了,送去蜀郡。
小劇場
柳珀:陛下,您放心,我會讓我大晉的領土之上只有晉人!
小白:倒也不用……算了,你慢慢來,不要著急。
阿飄們也討論起來關於蜀郡的事情。
第五家某個祖宗:蜀郡啊,那裡又遠又偏,要不是沖著一統中原和那裡的資源人口,誰願意過去那裡啊,派官員過去都要好好挑選一番。
但是柳珀這種人才,直接被小白留在蜀地,還能毫無怨言的在那裡做牛做馬幹活,他可真是個好臣子啊。
武帝黑線:要不要看看他給了柳珀多少權利啊。益州的鹽政,先斬後奏之權,養兵的權力, 暫時財政私用……
太子瘋狂贊嘆:不愧是吾弟小白,能這麼信任手下的臣子,不怪乎臣子願意為他赴湯蹈火,湯武對伊尹的信任也不過如此
求定:父王說的對!
其他阿飄們眼神憐憫的看向武帝:最愛的大兒子和大孫子都是小白吹,你也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