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金銀還是陛下出的,但好歹省了朝廷的一些民力。
可以說,陛下已經是明晃晃的在用金銀砸朔方了,這一切都是過往百十年裡朔方的艱難不易換來的,五原和雲中沒有鬧的原因就是知道朔方的艱難,加上他們多少也能跟著喝口湯。
感慨一番陛下的大手筆,匡橫都覺得自己賴在陛下身邊討要東西的行為是有些過分了。心虛一閃而過,想起林輔那老小子的不要臉,他覺得自己還是得討。
金銀有價,天星研究所的好東西那是無市!
阿葛薩算了算,光是右屠耆王的那些牛羊馬,就能換八千銀幣,一千五百枚金幣。
五斤鹽一枚銀幣,一萬斤鹽也就兩千枚銀幣,他還能給大王帶回這麼多的金幣銀幣回去。
一算價格,臉上沒什麼表情的阿葛薩眼中都露出笑意。
他自己也帶了幾百隻羊和幾十頭牛過來,算一算也能換到不少金銀,刨除掉要分給牧民讓他們代購的,阿葛薩還能有個不少錢。
一上午過後,右屠耆王的牛羊都登記好了,朔方郡守把錢幣數好了交給阿葛薩,立刻就帶著阿葛薩去提鹽,中午就請阿葛薩和他關系近的貴族們在食肆裡吃了一頓。
菜是食肆的,酒是酒肆的,酒肆裡是酒也是陛下友情贊助,他在那打鐵無聊搞出來的副産品,清澈如水,一口下去就能把人喝倒的那種。
顏色透亮不濁的酒一入口,和他們草原美酒截然不同的清爽口感就引起了匈奴人們的興趣,一口口喝個不停。
美酒難得,這樣從未喝過的美酒阿葛薩覺得不能自己喝,必須得帶回去給單於嘗嘗啊,就問酒哪有賣的。
朔方這邊官員們可等著這句話呢,立刻就讓人去隔壁把酒肆老闆找來,不同風味的美酒都帶過來,給匈奴客人們品鑒一番。
一中午的時間,酒喝上頭的匈奴貴族們都醉的差不多,但還保留著最後理智,沒睡在關市裡,而是去關市外頭的帳子裡休息。
等到第二天,貴族們賣他們自己帶來的牛羊,繼續付錢,採購另外五千斤鹽,中午的時候照樣是好酒好菜招呼著,區別是今天他們不需要再一一品鑒了,直接點自己喜歡的酒喝就是了,滿意之後花錢買酒。
酒的價格很高,從一銀幣一壺到一金幣一壺的都有,不過這樣的美酒,喝過的貴族們都覺得很劃算。
最貴的酒是用漂亮的青瓷瓶裝著,再拿絲綢裹著裝在盒子裡,讓人一眼就看著值這個價。
阿葛薩一口氣買了二十瓶最貴的,他決定回頭獻給大王和單於,自己留個兩瓶就好。
上午買酒,下午也有人安排帶這些匈奴貴族們逛關市,漂亮的布料,彩色的絲線,草原難尋的細針,還有那什麼放在天上的風箏,這些新奇玩意兒都很有趣,讓手頭上不缺金銀的匈奴貴族們很願意手鬆一鬆。
這個關市大部分東西都是邊境三郡衙門採購的,商家和夥計們也都是三郡不同衙門的人。
不是他們想搞壟斷,不讓民商參與進來,實在是一聽到關市在長城外,本地不多的商人們就偃旗息鼓了,沒人敢出長城,只能他們自己搞官營。
第三天,普通牧民們也都進了關市。他們第一次來,是拿著貴族們分的銀幣按照規矩去買鹽。
雖說一個人只能買一斤,一個銀幣就是五斤,但可以幾個人一起就當是湊錢買鹽。
幾千牧民排起了長隊,負責鹽的官員們拿了小秤來,一點點秤鹽,保證一分都不會多,慢動作拉長牧民們買鹽的時間。
長隊已經從儲鹽的倉庫門口排到了關市門口,牧民們一轉頭,眼睛就能從前面人的後腦勺看到裝著各色東西的店鋪。
那些個店鋪裡的東西色彩多樣,好看極了,外面的小攤也都是他們沒見過的東西。時不時還有老闆吆喝,報出價格,甚至揣著小貨籃上前來給他們主動推銷。
“半個銀幣就能把我的東西全帶回家了,半枚銀幣,才一隻羔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