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周身發寒,昏睡過去前明明還在寢榻之上,現在卻感覺自己似乎被包裹在水裡。
腹部仍舊隱隱作痛,李世民虛弱無比,連多餘睜開眼睛的力氣都沒有。意識恍惚只記得自己在東宮夜宴上不勝酒力醉過去,然後就是吐了很多的血,染紅了車架,被攙扶著從弘義宮的正門一直到寢臥,無不浸染鮮血。
他沒想到大哥和四弟已經等不及,明目張膽就要下狠手,這或許就是他的報應,為了謀圖太子之位,也因為心中鬱結不解,默許杜淹設下毒計引大哥入圈套。
一切的起因都在武德七年,李建成和李元吉視他為眼中釘他都知道,不過身為同胞兄弟,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
李元吉性情暴烈急躁,李世明雖已遭李淵冷落多時,一步一步削去兵權。但實際上仍舊是文武百官之首,親王之首,秦王不除,他一日都不得安睡。
遂與李建成密謀要在李世民隨李淵來他武德殿作客之際派殺手刺殺李世民。
李建臣生性仁愛,又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就算李世民被刺殺不小心死在齊王府上,也與太子並無任何瓜葛。可他是李世民的嫡親兄長,曾經也與這個小他十歲的二弟親密無間,叫他怎麼忍心真的下手?
心中猶豫,連忙制止了刺客行動,一次大好機會就這麼錯過。李元吉惱怒,少有的在李建成面前發火道:“我這是為了太子哥哥著想,李世民死在我的府上,對我有什麼好處!”
“看吧,憑李世民的脾性,就算他自己現在隱忍不發,也一定會找機會挾私報複!”
李建成方才反應過來自己一時婦人之仁竟然犯下大錯,惶惶然只能心存僥幸也許二郎並不知武德殿曾埋伏有刺客要取他性命。
不過是世上並不存有那樣多的僥幸,秦王手眼通天,縱使當時不知,之後也會知道。
一時心涼,又氣悶李建成與李元吉居然如此狠毒。這件事過去沒多久,李淵敕命李世民與李元吉隨他一同前往仁智宮避暑,太子留京監國。
皇駕出發沒幾日,長孫無忌安排在東宮的細作傳來訊息稱齊王臨行前太子囑咐他趁機圖謀李世民,他已下定決心除掉這個心腹大患,絕不再心慈手軟。與之同來的還有第二個訊息:太子命郎將朱煥和校尉橋公山贈盔甲給慶州都督楊文幹。
“豈有此理!”寫滿小字的字條在掌中捏得粉碎,李世民怒氣沖沖,額角青筋直跳。“我一再忍讓,他們卻不知好歹再三圖我性命,當我真是泥做的任他們拿捏麼!”站起身來負手來回快走幾步,李世民忽地頓住,仰首深吸一氣,轉過身來俊美的面容掛著一絲陰冷。
“既然這樣,不如給個教訓。玄齡,替我把杜淹找來,我與他有要事相商。”
隨後的事情便是眾所周知的朱煥與橋公山因害怕私運盔甲的事情敗露,惶恐不安下前往仁智宮告發太子謀反。
李淵聽聞後大怒,當庭摔了杯盞,怒斥李建成大逆不道。
適時李世民正陪在李淵身邊侍奉,他面上驚訝,漆黑清透的眸中卻無悲無喜,只冷眼瞧著李淵大發雷霆。本來連句勸慰的話都不想多說,但此刻若不發聲反倒惹人生疑,轉念之間想好說詞,言辭懇切請父皇不要傷心難過,他想其中定有誤會,不如召大哥前來問個明白。
李淵當時正在氣頭上,聽從李世民的意見以別的事情的名義傳召李建成前往仁智宮。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當著李淵的面落井下石非高明手段,李淵和李建成就照著早就撲好的路一步一步邁入陷阱。
真正威脅李建成太子之位可不是私贈盔甲這件事,杜淹計謀的真正目的是要逼反楊文幹,進而坐實太子想要謀反的罪名。
李建成面對大怒的李淵無法辯解,只能一味死命叩頭,幾乎要把自己撞死。李淵看在眼中有些不忍,但依舊怒氣難消,下令將李建成關在帳篷裡,只給他麥飯充饑。
“二郎,你大哥只承認私贈盔甲,並不承認謀反,你覺得此事何解?”
深夜,皇帝的寢宮中仍舊燈火通明,李淵與李世民具是正襟危坐,李淵揉著眉心,李世民為父親倒上一盞溫茶,思忖片刻後為難道:“二郎是父皇的臣子,自然一切以父皇安危為己任,光聽一面之詞父皇實難辨真假,不如派使者去詢問楊文幹瞭解實情,父皇可再定奪。”
計劃進行的很順利,杜淹早已買通奉命去詢問的司農卿宇文穎,楊文幹是太子死黨,一聽宇文穎述說太子近況,當即起兵造反。
楊文幹造反,李建成百口莫辯,他請求面見李淵呈述實情,李淵拒而不見。
戰火燒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地方軍無法抵擋的地步。李淵左右為難,思前想後最後只能詔命李世民商議此事,命令他率軍平叛,並承諾事情了結後將改立他為太子。
不管李淵說的真假,李世民還是率領天策府眾將前去平叛,叛亂很快平定。可是等他回朝之後,李淵對立他為太子之事隻字不提。反而處罰了東宮的王珪、韋挺和秦王府的參軍杜淹來平息此事。
“陛下怎能如此對你!咱們在戰場上流血流汗,就是為了殿下您能成為太子。如今陛下和稀泥和過去了,叫府中上下如何自處?”程知節心疼一臉蒼白倦容的李世民,氣得胸中一陣火燒。
他們的殿下,他們的殿下……受這樣多的委屈難道還不夠嗎!老天究竟還要怎樣折磨他!
李世民忍著頭痛,過了許久吐出一口氣輕聲道:“此事修要再提,諸將也不必氣惱。我們與東宮已經明面結仇,大家從今往後要愈加低調行事,切不可讓東宮抓到漏洞,來尋晦氣。好了,都散了吧。”接著吩咐長孫無忌替他贈送給將要被流放的杜淹三百兩黃金,以示秦王殿下不忘他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