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傳回資料的自然是火星軌道上的各個探測器。
雖然說,很早的時候,人類文明,就已經透過了各種天文望遠鏡以及探測器等,獲得了火星的一些資料,並且這些資料也已經非常的準確,但是此時帝江號已經在火星的遠距離軌道上了,並且還向火星的各個高度的軌道,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所以他們所得到的資料更加的精確,更加的完美。
根據資料,火星的直徑只有地球的一半左右,體積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十五,質量更是隻有地球的百分之十一,其火星的表面,只有地球陸地面積的大小而已,同時在密度方面,也是太陽系內圈中密度最小的行星。
根據資料,以火星的半徑以及質量和體積來說,只是介於地球和月球之間而已,火星的直徑大約為月球的兩倍,質量為月球的九倍地球的九分之一,引力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五分之二。
火星的自轉週期為24.6229小時,也是就是說,火星的自轉週期,只是比起地球要多半個小時而已。
而火星的公轉時間,就要比起地球要多得多了,公轉週期為687天,近地球的兩倍。
火星的地表基本上都是沙漠,沙丘以及碎石等。
火星的地面並沒有同液態水的存在,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非常的寒冷,又有大量的沙土沉浮其中,同時,火星地表每年都會發生沙塵暴。
雖然是,火星的環境等都非常的惡劣,但是地球上的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火星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雖然火星是太陽系內圈最外圍的行星,但是火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也並不是很遠,平均距離為1.52個天文單位。
火星自轉軸傾角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節長度約為兩倍。
除此之外,火星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的,因此,火星的季節溫差也非常大,在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更是達到了近160度。
........
根據探測器的資料顯示,火星的大密度非常低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而已,同時,火星也非常的乾燥,在大氣層中水汽的成分非常少,甚至可以說不存在。
當然,這只是誇張的說法,實際上,在火星的大氣層中,還是有著水汽的存在的,不過只佔百分之0.003而已。
火星的大氣主要組成成分為,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二氧化碳,氮氣為百分之三,氬氣為百分之一點六,以及百分之零點一五的氧氣,除此之外,還有少了的其他氣體。
除此之外,根據探測器的資料,火星的晝夜溫差也非常的大,其中白天的溫度,最高可以達到20多度,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最低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下五六十度。
當看到這一切後,此時在帝江號中的專業人員邱艦長等人的心情,是十分的複雜的。
畢竟根據以往時候人類文明的想象,火星在太陽系中,應該是最容易改造成為可居住星球的行星。
可是這樣的情況,真的可以把火星改造成為可居住星球,此時邱艦長等人的心裡也是大了一個大大的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