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李二陛下的支援。
李泰終於開始動手大幹一場了。
想要建造遠洋艦隊,那這戰船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沒有戰船,何談什麼遠洋艦隊?
又怎麼去打敗馬六甲的那些海盜?
想要打造一支遠洋艦隊,最起碼需要三艘巨大的戰船,最好能夠運送馬匹那種。
到時候在馬六甲的陸地上,就能直接縱橫海陸兩大戰場。
李泰能夠想到的第一人,自然也就是大唐的國師江楓。
一封書信送往了長安。
很快就到了江楓的面前。
看著李泰的訴求,江楓自然很痛快地在系統裡面兌換了古代最強大的戰船。
至於木材,那就只能去嶺南的深山老林裡面尋找了。
年關過後,便是十三年。
從嶺南運送到江都的巨大樹木停靠在了造船廠的外面,用了好幾匹馬,才看看拉動。
之後則是要花費很長時間,需要更多的工匠。
所以這也是那些大臣最後鬆口的原因,真正想要和馬六甲開戰,也不是說完就直接開始。
現在大唐也不過是慢慢地向天竺派兵,也就是幫助他們鎮守一地,也算是彰顯了天朝上國的禮儀之邦。
對於大唐的派兵駐守,天竺的大王是非常歡迎的。
第一次見到大唐騎兵的時候,他才知道什麼叫做最強大的軍隊。
天竺的那些大軍和大唐的大軍相比,簡直就是烏合之眾。
當然他不知道烏合之眾是什麼意思,卻也知道孰強孰弱,知道自己和大唐的軍事差距。
這也是大唐第一次派遣大軍去番邦之國,幫助番邦鎮守一地。
看似是一地,其實相當於是整個國家。
因為有了如此強大的大唐大軍駐守在北地,距離王都也沒有多遠。
只要是有人膽敢反抗,必然會被強勢鎮壓。
除非全國上下都反感大唐的駐軍。
然而那些見識到了大唐國師的強大之後,內心之中已經把大唐當做是了真正的天朝上國。
更關鍵的是,大唐的大軍威武雄壯,比他們所見到的大食,以及天竺的最強大的大軍看起來還要強大。
那全身都泛著光亮的鎧甲,還有那明亮的兵器,以及那嚴肅的眼神。
整個大軍站在那裡,就能夠壓的他們有一些喘不過氣來了。
大唐出了派兵駐守以外,也從西南道開闢一條路上通道,通往天竺。
有著天竺和大唐雙發的努力,這一條路基已經打通了。
最開始開路的便是這一支駐守天竺的大唐大軍,他們擁著不少的斥候。
所以知道從桂州到天竺的最好一條路基的路線。
從而為這一條路上樞紐省去了不少的時間,也為以後通路,雙方行走,省了不少時間。
算是最短的一條路線了。
至於海上的商船,其實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私家商船,也開始跑起來。
因為這海上走一遭,可以讓他們賺取很多很多錢財。
這樣能夠賺取更多錢財的方法,就算是有一些風險,他們也更願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