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長,齊國大軍士氣更加旺盛,慶國則是慢慢的衰弱,這也就導致了戰場上的頹勢,李承儒不得不拉長戰線,往後撤退,不但放棄了上一次國戰得到的一州之地,還多丟了幾個縣城。
其實李承儒也是非常的憋屈,慶國大軍的實力一點都不比齊國差,可問題是,其他輜重方面根本無法到位,總不能讓士兵們餓著肚子,赤手空拳的上戰場吧?
一身本事,十成發揮不出一半,能打的贏士氣十足的齊國大軍才怪。
不過齊國方面也沒有得寸進尺,得到了戰果後,就沒有再像一開始那樣瘋狂進攻,轉而停止了征伐,跟慶國形成對峙之勢。
齊國停止征戰,除了在前線作戰的李承儒覺得十分憋屈之外,後方的朝堂官員,則都是鬆了口氣。
經過京都之亂,大量的官員參與其中,死的死,下獄的下獄,使得朝堂上的官位空了有一半,很多官員都是臨時起徵,自己官職內的事情都還沒搞清楚呢,突然國戰來了,當然是人心惶惶。
為了穩固朝局,李承儒和範閒離開京都的時候,特意將告老還鄉的林若甫召回了京都,重啟為宰相,輔佐新帝。
要是慶帝得知這個事情,估計要從皇陵裡爬出來,他費了很大的精力,才把宰相之位廢除,結果他一死,又重新啟用林若甫,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其實林若甫也很無語,他都已經把林府的人脈交給了範閒,結果現在出了那麼多大事,又不得不重新出山,而且一上來就是各種爛攤子,即便是他這位權傾朝野的宰相,也是為之頭疼不已。
當然,頭疼歸頭疼,可這樣的局面,反而是讓他很滿意,又可以大展拳腳了。
跟絕大多數大臣一樣,林若甫同樣也是不贊同開戰,更傾向於和談的,不過他考慮的原因跟其他人不同,他考慮的是更深層次的顧慮,無論是對於慶國現在的局面,還是齊國的兩位大宗師,現在都不是兩國死戰的最好選擇。
仗是暫時打完了,可兩國戰爭,打仗並不是最後一步,仗打完了,後面要處理的事情還更多。
於是,慶國和齊國,時隔兩年多,又再一次開啟了和談之路。
和談的時間持續了不短時間,最終雙方達成默契,齊國佔領的地界歸齊國所有,雙方不得再戰,慶國還得賠付齊國開拔之資,並且還有許多其他條件。
跟兩年多前比起來,當真是風水輪流轉。
周辰沒有去管齊國和慶國的兩國之戰,因為他完全不在意這天下,只要不是他的女人和孩子受委屈,天下如何,他都不想管。
很多時候,天下一統並非就是好事,就算戰豆豆是他的女人,戰天下是他兒子,但他也不可能一直做保姆,幫他們奪取天下,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做,才更有意義。
因為之前在慶國的時候,他跟戰翩翩的婚禮沒有禮成,所以來到齊國,重新挑選了一個好日子,他跟戰翩翩正式拜堂成親,結為了永結同心,白頭相守的夫妻。
在齊國過了一年多的悠閒生活,慶國大變的三年間,齊國和慶國也是保持著和平,只是兩國邊境的異族,倒是蠢蠢欲動,多次扣關,這天下,幾乎就難以一直太平。
在和戰翩翩成親後的第二年,桑文也是被周辰納為妾室,並且當年就為周辰生下一女,第三年的時候,戰翩翩也是為周辰生下一個兒子。
第四年,周辰說服了苦荷,準備一起共探神廟,等待許久的四顧劍,也是來到齊國,準備跟周辰他們一起前往。
本來周辰還想著是否要去找五竹,畢竟五竹才是當世最瞭解神廟的人,可這傢伙也不知道躲到哪去了,並不在範閒身邊,他也找不到。
於是他也沒再多費工夫,就跟苦荷和四顧劍,三人組隊,探尋神廟。
探索神廟,周辰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因為他知道現在的神廟已經沒有多麼厲害,最神秘的也就是那人工智慧,唬一唬當世之人還行,想要唬住他,絕對沒有這種可能。
而且他還有保命能力,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出了什麼意外,他也絕對是三人之中,存活機率最大的一個。
跟戰翩翩和戰豆豆他們交代了之後,周辰就準備離開,不過在離開前,他被海棠朵朵叫出去了一趟,在她的農家小院裡渡過了幾天愉快的日子後,就離開了,直奔北邊而去。
神廟之行並不是很順利,一路上問題重重,但好在周辰他們三人都是大宗師,各方面能力都是遠超常人,這才經過多日的尋找,來到了北極,來到的時候正好就是極夜期間。
只是讓苦荷絕望的是,他們明明已經來到了當初他們遇到神廟的地方,可卻沒有半點神廟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