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冬看著遠處正在搬運清軍屍體的守備軍士兵們,對旁邊臉色慘白的焦桐鶴吐槽道:“本以為咱們這次能好好表現一回,沒想到上來卻是給這些王八蛋收屍來了,真他孃的晦氣。”
焦桐鶴剛要說話,可是鼻子動了動,空氣之中那股子味道讓他又是臉色一白,又跑到一邊扶著樹嘔吐起來。
七千多清兵的屍體被分散開埋在幾十個大坑裡,最後一把火都給燒了。
生前作為同袍,死後能同葬也算是緣分了。
只是大多數人都是互相殘殺而死,只是不知道到了下面會不會繼續幹架。
象山大營被攻破,一萬清軍全軍覆滅的訊息傳到了沈墨耳中,他愣了片刻,搖了搖頭。
“我知道咱們會贏,但是卻沒想到是這種方式。這些清兵難道是知道我要用他們來練兵,所以寧願自相殘殺都不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嗎?”
他隨口感慨了一句,心態就恢復了平靜。
“告訴樊鵬飛,這場仗打的很好,功勞我給他記下了。讓他趕緊打掃完戰場,明日配合主力合圍長沙城。”
傳令兵領命而去。
在樊鵬飛物件山大營的清兵實施疲兵之計的時候,姚啟聖也曾經派人想去支援龔延昭。
可是派出的清兵剛出城門沒多久,就遇到了蕩寇軍的阻擊。
阻擊他們的正是剛剛被賜名“忠勇軍”,由正式升任總兵的前八旗長沙駐防將軍烏梁海所率領的一萬俘虜兵。
沈墨本來打算讓他休整一番再投入作戰,可是烏梁海卻態度堅決地主動請戰,所以沈墨就同意了他的請求,讓他帶兵阻擊姚啟聖有可能派出的援軍。
這一萬忠勇軍將士在得知了自己正式脫離了俘虜身份,還被賜予忠勇之名後,士氣高漲,求戰心切。
不用當炮灰,而且跟著沈總鎮打仗還輕鬆,福利待遇都比從前當清兵的時候要好,軍官還不吃空餉喝兵血,頓頓還能吃飽飯,這種好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要是還不懂得該給誰賣命,那才是天下最大的傻逼。
這些忠勇軍以前跟蕩寇軍打仗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跑得快,可是現在身份轉變之後,對上了昔日的同袍,一個賽一個的勇猛彪悍,
不到半個時辰,就將姚啟聖派出的五千精銳援軍打的抱頭鼠竄,留下了至少七八百具屍體,而己方傷亡卻不過百,簡直打出了他們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績。
這讓清軍以為他們遇上的是沈墨麾下的嫡系軍隊,嚇得再也不敢派援軍出來。
姚啟聖站在長沙城頭,耳邊聽著晚風送來的象山大營那邊的各種聲音,千里鏡裡看著遠處的沖天火光,雙臂都在微微顫抖。
良久,他放下千里鏡,長嘆一聲,對左右道:“象山大營完了,龔延昭殉國了!”
左右都是心中黯然,一種沉重的壓力瞬間湧上心頭。
事到如今,再也沒有人敢說沈墨能發展到如今這種地步是靠運氣了。
從沈墨大軍兵臨長沙城下開始算起,迄今不過五日時間,就接連攻破了姚啟聖以及清軍諸將寄予重望的嶽麓山大營和象山大營,讓姚啟聖所謂的掎角防守之勢變成了一個笑話,也讓長沙城幾乎變成了一座被包圍的孤城。
之所以說幾乎是孤城,是因為西面有孫翔帶領的五千正兵防守,東面如今有一萬忠勇軍和兩萬守備軍,南面更是沈墨親自率領的蕩寇軍主力。
唯有北面暫時沒有蕩寇軍防守。
但是這也不過是兵法上圍三缺一的法子而已。
姚啟聖此時手中空有兩萬餘兵力守城,但是卻依然有種孤立無援,走投無路的感覺。
要讓他放棄城池逃跑那是不可能的,不談忠誠,就說光是棄城而逃的代價就不是他能承受的。
他現在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康熙送來的那批火炮火銃上面,希望能夠早一天送到長沙城,這樣他守住長沙還有最後的希望。
為此他派出了連續十幾波探子去查探船隊如今的行程,但是去都是有去無回。
這讓姚啟聖心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他已經感覺到被之前被自己輕視的沈墨已經給他織造了一張密集的大網,現在已經開始收網,他已經開始感覺到窒息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