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恆跟陸順聊了很多東西,還視察了南華城建設。
蘇霆專門從西邊的前線跑了回來,就是為了見一見自己的這位老東家。
當年蘇霆犯了錯誤,被趕出了衛隊。
但是董書恆依然幫他安排了一個好去處。
雖然他現在只是東華安保隊長,但是未來南華建國之後,他就是妥妥的陸軍總司令。
經過這一圈視察,董書恆發現了一個問題。
現在復興軍本土的發展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移民來帶動的。
當本土的建設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科技沒有大的突破的情況下,發展會進入一個瓶頸期。
這個時候透過移民,開發新的地區。能夠讓這樣的發展延續下去。
這實際上就是透過擴大規模來延續經濟的上升期。
比如說現在正在進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電氣化的運用。
當本土全部完成電氣化之後,那麼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會進入到一個飽和期。
就比如修鐵路,當有價值的線路都修好了之後,再繼續修的話,就可能要虧本了。
這個時候就要出現經濟危機了。
但是現在復興軍還有一個緩衝。
那就是本土完成了建設之後,他可以將這些技術向整個大華夏圈擴散。
因為董書恆實行了貨幣一體化,所以這種發展帶來的紅利可以分攤給整個大華夏圈。
而透過移民拓邊,可以將這個範圍繼續擴大。
至少在未來的半個世紀內,大華夏圈內部都不會出現飽和的情況。
但是前提是這種外向型的發展模式能夠持續保持下去。
最危險的就是本土出現了反對這種普惠發展的苗頭。
要是本土倚仗自己是唯一大國的地位要是去吸整個大華夏圈的血,而自己卻不思發展,那樣就糟糕了。
董書恆這個身份的存在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
他時刻牢記自己現在追求的是所有華人的發展。
是要將這個民族給發揚光大。
因此即使是他卸任了總統一職之後,他依然要保持對本土這個最大實體的控制力。
因此他改變了當初的計劃。
他準備在滬上設定一個常駐的宮城,是為西宮。金城的宮殿稱為東宮。
這樣他每年有半年住在本土,半年住在加華。
能夠平衡兩塊大陸。
未來人類發展主要是還是在歐亞大陸和阿米利亞大陸。
只要華人在這兩塊大陸發展好了,未來主導整個人類發展的還是華人。
董書恆接下來來到了南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