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恆看向姜玉欽問道。
“總統,這次表面上是意呆利要收回羅馬,我想實際上還是普魯士人和弗蘭西人之間的鬥爭。”
“現在看來,普魯士人與弗蘭西人相互對抗的局面已經形成。普魯士人想在南面培植一個盟友,形成對弗蘭西南北夾擊的形勢。而弗蘭西人也不想放棄自己對意呆利地區的控制力。”
“要說,他們會為了意呆利全面開戰,我覺得也不可能,要是兩國海軍之間交戰的話,那就是真的意味著兩國全面開戰了。”
“總統,您說過那位鐵血宰相是一個目光長遠的戰略家,想必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的。”
“那位拿三也是一個聰明人,而且精於算計,讓他為了教皇與普魯士全面開戰,估計他會覺得不划算。”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嚶國人的實力現在被我們嚴重的削弱,正是歐羅巴各國爭奪霸權的最佳時間。”
“這時候弗蘭西和普魯士開戰,怕正是嚶國人最想看到的。”
……
姜玉欽結合自己的思考,簡單地分析了一下。
對姜玉欽的分析,董書恆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也覺得這次在意呆利的較量,雙方都在虛張聲勢,
雙方都不會為了自己的盟友大打出手。
柏林,王韜與自己的老朋友鐵血先生,在簡單肅穆的宰相府邸碰面。
“首相先生,你們這次真的準備在意呆利與弗蘭西人開戰,還是說您計劃中的那場較量就要開始了。”作為老朋友,王韜說話比較直接,沒有一點外交辭令。
“哈哈,王部長,這你還看不出來嗎?羅馬的事情畢竟還是意呆利和教皇國之間的事情。只是我們的阿達爾伯特親王想要試探一下德意志海軍與弗蘭西海軍之間是否還有差距。”
鐵血先生說的也很清楚,直接。
王韜稍微舒了一口氣,現在正是與嚶國人談判的節骨眼上,最好不要節外生枝。
“倒是王部長,你們與嚶國人之間的戰爭真的結束了?”鐵血先生問道。
“實話跟您說,確實要結束了,嚶國人已經派遣了特使到我們本土,但是我們總統堅持要在嚶國本土進行談判,並且簽訂條約。我已經與嚶國人接觸過,他們不願意在倫敦談判,只答應在普利茅斯談判。”
鐵血先生噗嗤一笑:“嚶國人很要面子的,顯然他們也認為這是一場戰敗談判,要他們在倫敦簽訂戰敗條約,他們可拉不下那個臉。”
“是的,我們倒是無所謂,讓他們丟面子對我們可沒有什麼好處,只要嚶國人不再插手東方的事情就好了。”王韜說道。
“那我要恭喜貴國終於成為了東方的霸主了。”鐵血先生有些羨慕地說道。
復興軍的先天條件比普魯士要強的多。
復興軍原本就有廣袤的國土,豐富的人口。
在東方也有沒有什麼有力的本土競爭者。
唯一的一個外來競爭者大嚶帝國現在也被趕走了。
以後整個東方,都是復興軍一家說了算了。
俾斯麥知道,今後普魯士只能跟復興軍合作,只有這樣,普魯士才能夠越來越強。
而要與復興軍對抗,除非有誰能夠整合整個歐羅巴,利用歐羅巴的人力和技術,利用非洲的資源。
這樣才有可能在中東地區與復興軍進行對抗。
到時候就是東西方之間的兩級對抗。
但是現在復興軍已經可以放開手發展自己了。
而歐羅巴內部之間還在相互傾軋,哪裡還有資格與東方對抗呢?
點選下載最好用的追書ap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