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大華現在基本上不直接在艦隊上指揮作戰。
他長年呆在海軍司令部,總領全域性。
他有一個目標就是東華海軍有一天也能夠北上加勒比海,與歐羅巴各國海軍在那裡一爭高下,讓東華海軍成為大西洋海域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復興五年下半年的時候,新組建的東華帝國大西洋艦隊北上加勒比海對大嚶帝國進行破襲戰就是聶大華的一次嘗試。
不過時間不長,東華海軍就撤了回來。
因為在加勒比海地區,大嚶帝國、弗蘭西、西班牙、尼德蘭、葡萄牙等歐羅巴國家都有自己的勢力。
他們對東華海軍的到來非常排斥。
雖然東華海軍不針對第三國,但是他們拒絕給東華提供補給,還會為嚶軍提供情報。
再後來,嚶軍派遣了一支小型鐵甲艦隊來到加勒比。
打了東華海軍一個伏擊。此戰,東華海軍大西洋艦隊吃了不小的虧,就連旗艦“撫遠號”都受傷了,回來之後修養了大半年時間。
之後,東華海軍大西洋艦隊就老老實實地紮根在大西洋西南部海域。
東華帝國還在帝國冊封的特胡爾切公國東部沿海地區,後世格蘭德灣聖克魯斯港的位置建設一個母港。
按照當初東華帝國與特胡爾切人達成的協議。帝國可以開發這裡的港口。
這些殷地安部落自己只會放牧,也不在意這些港口。
況且開發港口,還能夠對當地的經濟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
可以提高特胡爾切人的生活水平。
董書同給這個港口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大西港”。
不過這裡現在只有一個海軍基地,帝國還要慢慢向這裡移民,才能將這裡建成一座城市。
既然大西港建了,那麼在東邊隔海相望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就不能繼續被嚶國人竊據了。
雖然之前沒有對這裡動手,但是東華還是對這裡進行過必要的偵查。
董書同知道,嚶國人已經在東島上建立了一個一千人左右的定居點。
因為東華的威脅,島上的兵力也增加到了一個團。
不是嚶國人不想放更多的人在這裡,而是這裡實在太過偏遠。
嚶國人在這裡駐軍的話,補給的消耗非常的大。
相對來說,東華就要有優勢的多,從東門港到馬爾維納斯群島只要一天的時間。
董書同主持議政,見到大家對於紐西蘭的戰略沒有異議了。
於是提出了下一個議題:“諸位,馬耳維納斯島的情況,剛才已經跟大家介紹了,這裡我們之前就有過作戰計劃,不過因為事情太多,一直拖延到現在。”
“嚶國人現在已經將這裡作為進入太平洋的跳板,以後他們必將會更加註重這裡,可以預見今後他們將會在這裡投入更多的兵力。這裡距離的們的東門港實在是太近了,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所以這裡必須要控制在我們手中。”
這次是聶大華先說話了。
馬爾維納斯群島對東華海軍的大西洋戰略影響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