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恆直接來到了秘密造船廠。
董書恆到這裡的時候,人工湖的碼頭上已經停靠了十幾艘運輸船還有四艘江河級護衛艦。
而在碼頭上整齊的排放著二十艘黑乎乎的“大圓桶”。
這是復興軍第一支潛艇支隊。
他們將由運輸艦拖拽著前往錫蘭島,參加到印度洋艦隊的聯合作戰中。
這次大嚶海軍的規模要比復興軍想象的要多得多。
最關鍵的是董書恆不知道對方鐵甲艦的效能達到了什麼程度。
所以對於印度洋艦隊能否打敗大嚶海軍,誰都沒有底。
也許只有印度洋聯合艦隊的司令官鮑有志最有信心吧。
為了統一指揮權,聯合艦隊的指揮統一到了鮑有志的手中。
而杜航暫時坐鎮星加坡,統籌指揮各個藩屬國的海軍,組建第二道防線。
董書恆又將船廠新出來的戰艦給第一艦隊補充了一點。
這樣,杜航的手中才有了一點點的兵力可以調動。
不過,他的任務也簡單,只要守護海峽的安全就好了。
鮑有志的手中則彙集了復興軍海軍幾乎所有的主力,一共是八艘驅逐艦以及十六艘護衛艦,還有一個魚雷艇支隊。
這讓鮑有志的信心爆棚。雖然大嚶的艦隊噸位更大。
鮑有志卻沒有放在眼中,東華艦隊只有幾艘主力艦就將大嚶海軍給打得落花流水。
那東華艦隊還是復興軍的弟弟。
所以鮑有志覺的自己一定能夠擊敗大嚶海軍。
對於一個領兵的將領來說,有這樣的情緒實際上並不好。
正是有了東華艦隊帶來的那種先入為主的認識。
讓鮑有志眼中低估了大嚶艦隊中的那四艘巨無霸級別的準戰列艦。
鮑有志還在迷信魚雷的巨大作用。
要知道任何一種武器都會有其缺點的。
一開始的時候,敵人還會因為不瞭解而吃虧。
但是敵人不是棒槌,他們吃虧了自然會去思考解決的辦法。
如果你以為敵人都是笨蛋,沒有那麼快想出破局的辦法,那麼距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碼頭上,董書恆的身邊站著潛艇實驗室的負責人鄧柏林。
這個膚色黝黑的中年造船工程師,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焊接工人。
實際上,鄧柏林不僅僅是一個工程師,他還精通焊工、鉗工,自己的動手能力堪比一個老師傅。
正因為如此,船廠的那些技術工人,沒有一個不服他的。
他做出來的東西很多都是自己上手,所以也就更能掌握東西的效能。
“老鄧,你這次真的要自己親自去嗎?你可是技術總負責人,要是有個什麼閃失,那損失可比整個潛艇支隊要大。”
“總統,我也不想給您添麻煩,但是這是我們的潛艇第一次實戰檢驗啊。其他人過去能夠看出什麼門道?”
“這可關係到我們今後潛艇的改進呢。所以我必須要去啊。這樣實戰的檢驗對我們今後改進潛艇意義非常大。”
“好吧,不過老鄧啊,我有一個要求,實戰的時候,你絕對不能上艇。”
“這……這我怎麼得到第一手的資料啊?”
“我不管,除非你培養出一個能力超過你的潛艇工程師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