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卡達拉命令艦隊向右轉向,他想要讓艦隊與東華海軍平行前進。
風帆戰艦時代的海戰幾乎都是兩支艦隊平行前進,然後從側舷相互射擊。
就像是線列步兵的對戰一樣。
但是東華海軍卻總是要搶“t”子頭。
這就是一種欺負人的打法了。
風帆戰艦的主力火炮可都在側舷。你老頂在我的前頭,讓我怎麼打呀。
聶大華帶著艦隊在一輪齊射之後就超過了馳利海軍的“蒙特”號戰列艦。
然後東華海軍的兩艘戰艦彷彿是化為一體,以14節的速度“之”字形機動,避開“蒙特”號的側舷炮。以至於“蒙特”號只能以艦艏的兩門火炮進行還擊。
“轟”一顆開花彈成功地擊中了“蒙特”號的艦艏。
那些繃在艦艏的纜繩紛紛斷裂。
這些繩索像是鞭子一樣向四周抽去。
要是被抽到的話,小命難保。有的人甚至會被強力彈起的纜繩抽成兩節。
艦艏的三角帆廢掉之後,對“蒙特”號的機動性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只是戰列艦可不是那些巡洋艦可比的。他的夾板和側舷都是用上百毫米厚的橡木進行加固的。
所以在傳統的海戰之中,戰列艦的生存能力很強。
要想擊沉一艘戰列艦可能需要幾天時間的炮擊。
只是這是針對傳統意義上的海戰。
最近十年以來,英法為什麼紛紛開始研究鐵甲艦,這可不僅僅是蒸汽機作為動力被搬上了戰艦。
還有一個重要的誘因就是開花彈現在逐漸成熟。開花彈對戰艦的傷害明顯比實心彈要大上很多。
像是弗蘭西的“光榮”號和大瓔帝國的“勇士”號就是參照現在主要口徑的艦炮開花彈威力設定的防護。
&nm主炮相比於現在主要的戰列艦主炮的威力都要大的多。
這不是說這個口徑很大,而是因為採用了錐形彈頭之後,炮彈的破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一波的進攻主要是針對戰列艦的上層夾板。
位於下層艙室的火炮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傷。
聶大華也發現了對方戰列艦的烏龜殼很難敲開,所以改變了策略集中火力攻擊對方的甲板。
戰列艦上層的風帆結構更加的複雜。
開花彈比實心彈更容易破壞上面的帆索設施。
只要失去了風帆動力,這些戰列艦就成了海面上的活靶子。
弛利的戰列艦可都沒有加裝蒸汽輔助動力。沒有了風帆,他們就只能趴窩了。
見到“蒙特”號明顯地失速了。恩卡達拉趕緊讓旗艦“聖地亞哥”號上前去補位。
趁著“蒙特”號還沒有完全喪失動力之前將它調到後方去。
對於弛利這樣一個小國家來說,購買和養活一艘戰列艦需要的消耗國家大量的資源。
由不得恩卡達拉不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