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英國人壓陣的情況下。
他們就像是被主人牽著的獵犬一般,勇敢而又無畏地前進。
“王將軍,要不要放棄胸牆陣地?”伽羅亞問道。
此時他和王振友都在城牆上的一個掩體內觀察著外面的戰鬥。
“陛下,這才是第三天,如果現在放棄胸牆陣地,那麼這個城牆我們又能守多久呢?外面的英軍傷亡並不比我們的少。”王振友說的英軍自然是包括印度僕從軍在內的。
“可是城下的軍隊似乎要頂不住了。”伽羅亞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他明白王振友的意思,但是見到了外面慘烈的戰鬥場景,又有些心疼自己手下計程車兵。
“陛下,有時候對敵人要狠,同樣對自己人也要能狠下心來。我建議陛下繼續對城外的軍隊進行支援。現在進攻的英軍還有七千人,那麼我們就再支援一萬人過去。用火槍作戰比的就是誰的火力強。”
“陛下,在子彈面前,緬甸人和英國人都是一樣的,沒有強弱之分。”王振友說道。
“好,那就依王將軍的。我再派一萬人上去。”伽羅亞咬著牙說道。
他也不想在上國的將軍面前表現出軟弱的一面。
伽羅亞知道自己是上國扶持起來的國王。
他只有表現出自己的價值才能夠繼續得到上國的支援。
哪怕他失敗了,有上國的支援,伽羅亞也能夠東山再起。
反之,他要是軟弱無能,毫無價值,上國說不定會從新扶持一個國王。
伽羅亞知道他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緬甸王國的國內從來都不缺少野心家。
在伽羅亞的命令下一萬步兵開到南城之外參與到對英國人阻擊。
有了援軍到來之後,城外的阻擊更加的猛烈了。
五千印度步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殲滅掉。他們根本就衝不到胸牆之前。
羅伯特不得不再次派遣五千僕從軍上去。
英軍更像是跟在印度人後面的監軍。
傷亡全部都是印度僕從軍來承受,他們自己的傷亡倒是微乎其微。
城牆下激戰一直持續到第三日的傍晚。
雙方都傷亡慘重。英軍至少死傷了七千多人。那些受傷的印度僕從軍基本上也不會得到像樣的救治。
等待的他們的依然還是死亡。
緬甸人這邊也傷亡了五千餘人。
這個南城之外成為了一座修羅場,到處但是戰死將士的屍體。
戰鬥結束,雙方依照戰場規則,各自收拾己方的戰場。
槍支武器是要回收的,無論是緬甸王國還是英國人都覺得步槍比這些拿槍的人更有價值。
當然英國人這邊指的是那些低賤的印度僕從軍。
畢竟訓練一個能去射擊計程車兵要不了幾天時間。
雙方還要清理戰場上的屍體。
緬甸戰士的屍體收攏到一起,由隨軍的僧侶超度之後,集體火化進行安葬。
那些死掉的印度僕從軍則直接被扔進博多河中,美其名曰水葬。
博多河跟印度聖河——恆河的水可是相通的。
ps:最後一天,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