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華夏在西部的佈局已經初具模型,現在還在保持一個低調的發展方式。那是因為董書恆在等待一個契機。
從約翰·塞納的口中,董書恆得到了很多南北雙方之間相互爭鬥的秘辛。
約翰·塞納代表的是美國南方的利益。他回國之後呆了一段時間,現在又秘密回到了華夏。
他沒想到自己這次回來,董書恆已經成了這個老大帝國的主人。
這個結果不禁讓約翰·塞納唏噓不已。他為自己當初的那個決定感到驕傲。自己當初只是做了一個牽線人,付出的並不多,但是他卻收穫了一個大國主宰的友誼。
雖然董書恆現在還稱為總統,約翰卻沒有聽說這個國家有議會存在。
這就是一個權力比皇帝還要高的總統。
約翰·塞納在董書恆的面前對皮爾斯總統的讚譽很高,他說皮爾斯總統定然是願意發展與華夏之間的關係。
約翰·塞納之所以對皮爾斯讚譽如此之深,是因為皮爾斯總統是一個同情南方政治主張的北方人。
在1854年的時候,也就是去年,美國國會透過了《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允許該兩州公開蓄奴。
該法案宣佈密蘇里妥協案和1850年妥協案作廢,奴隸制的實施不應受任何地域限制。新開發地區實行何種制度,應留給當地居民或其代表決定,即所謂“平民主權原則“。
堪薩斯和內布拉斯都是美國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脈以東的大平原地區開發的新州。
對於這些地方是否實行奴隸制,南北雙方一直爭論不休。
而且這兩個州南北方都有移民遷入。南方的人利用手中的奴隸大肆建立種植園。在開發、圈佔土地上自然是佔盡了便宜。
而北方那些移民則要靠著自己的雙手去開發土地。
對於奴隸制的態度逐漸演變成了土地利益的矛盾。
就這樣,蓄奴論者和反對蓄奴論者之間為爭奪對堪薩斯州控制權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爭。
這場戰爭國模雖然不大,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停止。
皮爾斯總統站在了南方人的立場上派兵鎮壓反對奴隸制的移民。
這也是為什麼約翰·塞納在此對皮爾斯總統這樣推崇了。
最後,約翰·塞納才說出此行的來意,他是代表南方各州想要與華夏之間建立直接的貿易聯絡。
美國的那些商人嗅覺都是很靈敏的,無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
他們知道華夏一直在南洋進口大量的物資,這其中的糧食、礦產資源都是南方人這次想董書恆推薦的商品。
當然考慮到現在的運輸成本,僅僅是貿易糧食是不划算的。
南方各州還是重要的蔗糖和棉花產地,蔗糖、棉花的附加值就要高多了。
對此,董書恆並不反感。華夏現在還在建設時期。雖然華夏有很多的土地,但是這些土地很多都沒有開發出來。要想滿足國內的需要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
這個時候能夠在南洋之外找到一個穩定的進口地非常的重要。
況且,華夏也可以藉此向美國的南方各州出口很多的東西。不說華夏的傳統絲綢茶葉瓷器。
就是華夏這兩年開發的一些新產品,像畜力的農業機械都可以出口給南方各州。
根據董書恆提供的點子,華夏這兩年在機械製造領域做出了很多創新。
製造出了一批西方沒有,但是又非常實用的東西。
就比如三輪車,比如馬拉的翻地機、播種機,腳踩的脫粒機等等。
還有一個原因促使董書恆和南方各州交好。他原本就準備在南北方開戰的情況下偏向南方,因為在歷史上南方更弱嘛。
一個歐洲以後就夠華夏受的了,要是再有一個完整的美國給歐洲人做後花園,那麼華夏今後的稱霸之路必然充滿了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