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總統,保證完成任務。”馬宗武站起來,鄭重地行了一個軍禮。
無論什麼時候,軍隊在執行董書恆的任務的時候都會無條件的。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完成總統的任務。
實際上馬宗武的之所以思考了一下,是因為他手上的民兵儲備也不多了。
解放全國的戰爭中就抽調了幾十萬的民兵,雖然最後很多的民兵已經完成了守備的任務,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但是因為全國需要駐守的地方太多,所以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轉成了地方的守備部隊。
新的佔領區內雖然也也在組織民兵,但是都才剛剛開始,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
不過剛才董書恆說了,當地應該沒有什麼戰備任務了。那麼馬宗武就放心了。
這樣,馬宗武就可以從陝西、甘肅等地方抽調那些沒怎麼訓練過的民兵過去了。
現在西域那裡的漢人本來就是以陝甘地區的移民居多。這些人更加適應那裡的生活環境。
馬宗武這次打定了主意,至少要從陝甘地區調過去十萬民兵,他要在山南地區建立一個軍屯兵團。
如果董書恆說的是真的話,那麼那裡以後可能就是華夏軍方的一顆搖錢樹。
這樣的地方越多,以後軍方的底氣越足,不用再因為軍費的問題處處被政府方面卡住脖子。
馬宗武這次是豁了出去,這一塊就是他負責,無需徵詢其他二位軍部大佬的意見,他一個人就能夠做主這件事情。
要說董書恆當初設定這個民兵制度,真是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民兵平時不用發軍餉,花不了政府多少錢。所使用的裝備也是正規部隊退下來的舊裝備。
但是民兵又要服從軍部的調令。有很多事情沒辦法使用政府權力讓百姓們去做,但是可以命令民兵去做。
當然了,政府要用民兵做事兒要是要發津貼的,畢竟很多民兵也是要養家餬口的。
但是也都還是會考慮實際的情況,比如像建設軍屯這樣的事情,作訓部這邊還是會對民兵進行篩選的。
畢竟要背井離鄉,還是要儘量選擇那些單身的,又不是家中獨子的民兵。
這樣不會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多大的影響。
而且這些人離家去軍屯的話就可以賺取軍餉,這些錢可以為自己娶媳婦兒成家立業。
那樣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家中的土地也不用再分給他一份。
華夏的老百姓心中都是一把算盤的,他們會算的清清楚楚。
作為政府,在決策的時候就要先幫著老百姓算一遍。
山南軍屯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來董書恆向曾憲風詢問就職大典的事情。
底下的眾人,似乎在對眼色。
最後還是老曾站出來問道:“總統,還是一個老問題,您真的只是要晉位大總統?要知道幾千年來,得天下者都是承襲大統。其中的利弊,下官就不說了,總統您都清楚。”
“好了,老曾,你們的意思,我都懂,我們要做的事幾千年都沒有人做過,這點稱呼上的改變有算是什麼?也許很快大家就都會適應的,很多事情,我現在還沒有精力去做,但是等轄華夏的實力恢復過來了,我就將著手去做了。到時候看看再說吧!”董書恆擺擺手說道。
他知道手下的很多人都沒有放下讓他稱帝的念頭。
他也非常清楚大家心中的想法,學過馬政經的後世大學生大都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
董書恆問這個事情的準備情況,主要是想知道藩屬國的情況。
這個時候,文祥站了出來,這是一個滿人的官員,董書恆創立華夏之後,從滿清的京官之中選拔留用了一大批人,這個選拔只看才華,不論名族,文祥就是其中之一,他資歷不淺,偏向實學,思想和一般的滿人官員截然不同。董書恆讓他現在負責理藩院,觀察一下他的表現。
剛才董書恆問了那個問題的時候,文祥已經在做準備。他知道這個大總統是想了解這方面的情況:“總統,理藩院這邊已經有一部分使團回來了。其中琉球國王就在淮海書院,他會親自來參加您的就職典禮,另外琉球國內還派出了一個朝賀的使團。”
“朝鮮方面,將由其國王親自參加朝賀,但是朝鮮王國希望華夏能夠以宗主國的身份發兵幫助朝鮮平滅北方的叛亂。”
“朝鮮北部,原本太平軍建立的太平遼國,主動派遣使臣到京師申請參加朝賀,同時他們希望總統能夠看在同是漢人的份上,同意他們成為一個內附藩國。”
林鳳祥這是反過身來準備抱華夏的大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