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回去,哪怕是跟家人死在一起,我也要用最後一口氣拉上幾個敵人墊底。想回的跟我一起走,不想回的正好留下來照應著卡倫中的傷員。我老羅心中絕不會怪他。”
說完羅大林就一瘸一拐地拄著一柄長槍向東而去。
“羅頭,俺跟你一起。”
“俺也去!”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拿著兵器跟上了羅大林的腳步。他呢緊緊緊緊地跟在羅大林的身後。
尋著地上的騎兵腳印一路向東而去。
此去他們抱著必死之心,此去他們為了家人,此去便沒有回頭的餘地,哪怕是死他們也要拉幾個敵人沒即將慘死的家人報酬。
羅大林他們不知道,有一隻大軍正在與他們相反的方向急行軍。
大軍沿著寬敞平坦的伊利河谷一路向西行進。
夏季的河道寬闊,水流平緩,復興軍的後勤物資全部放在了平底大船之上。隨著大部隊一起向前。
要是有更多的船的話,左季高都想讓所有計程車兵順河而下了。
伊利河是條很好的河流。他滋潤著乾旱的下游地區,因為崑崙山的阻隔,伊犁河的下游非常的乾旱。但是下游地區平坦啊。
在伊利河的滋潤下,形成了一天綠色的走廊。走廊的兩邊長滿了胡楊林。樹木稀少的地方是大片碧綠的草地。
隔著老遠就能看到一座城池。這些城池比惠遠城小的多。
裡面居住的多是戍邊的兵卒家人。
這些城池的選址都非常的考究。在城池的周圍開墾了大量的良田。人們修建了水渠從伊犁河引水灌溉農田。
農田很規整,如同一塊一塊的積木堆疊在一起。
這樣的景象,總讓人聯想到中原大地。
左季高最近有些水土不服,身體不適,帶病出徵。他沒有騎馬,而是坐在河中的大船之上。
在伊利河右岸是他的嫡系第十一、第十二師,鄂北子弟能吃苦。
一路西行的風沙,他們沒有怨言。
遠離家人、家鄉,他們沒有怨言。
將來要在這遙遠的西域安家,他們依然沒有怨言。
他們信任左季高,當初這些人都是從飢餓的生活中被招錄到鄂軍。
正是進入了鄂軍他們才吃飽了飯。家人也分到了土地,得以改善生活。
他們都已經將自己賣給了鄂軍,賣給了復興軍。
西域的風沙大又如何,能比天天餓肚子難受?
在西域安家又如何?反正在這安家的就是自己一個,家中的土地正好留給父母兄弟。
這些人了沒有幾個是家中獨子的。
況且,哪怕是娶不到家鄉的媳婦兒,以後在這裡娶個西域的婆娘也不錯呢!
這些人的思想都樸素得令人髮指,但是他們又是那麼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