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斯基少將知道敵人還有一支機動的騎兵。這夥騎兵一直離沙俄的軍隊遠遠的不敢靠近。
或許是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哥薩克騎兵的對手。
但是克林斯基少將有辦法讓他們出來,隨著距離赤塔城越來越近,克林斯基知道對方一定會按捺不住的,也許進攻就在某個山谷展開。
從烏蘭烏德到赤塔大概三四百公里的距離,騎兵行進只要三四天時間。
第一天,克林斯基他們沒有見到一個敵人,路上甚至都沒有人。不僅沒人,甚至連動物都很少。
第二天,他們的繼續沿著道路前進。
烏蘭烏德和赤塔之間有一條簡陋的土路,這條路基本上算是人畜踩出來的,兩邊有兩道深深的車轍,可以看出最近一年來,經常有馬車透過。
實際上這些車轍都是從赤塔運送物資的馬車壓出來的。
從水運運送物資的終點在赤塔城。實際上,過了尼布楚之後物資運到赤塔就得換成平底的木船了。因為在上游地區,河流變得寬而潛,而且季節性的特徵更強。
春夏季節尼布楚河的上游可以通到赤塔城。
三條支流匯聚成了尼布楚河,赤塔在其中一條支流上。作為支流,赤塔的河並不深,騎馬都可以趟水過河,只有寬底的大木船才可以通航。
物資到了赤塔之後,再要向烏蘭烏德轉移就得透過路上了。
現在黑龍行省還沒有時間去修整道路,只能採用高輪的大車沿著原來的土路運送。
所以克林斯基才能夠在這條路上見到兩道深深的車轍。
此時,在克林斯基前方二十公里外的黃羊谷,一支由騎二旅部分士兵和民兵組成的臨時隊伍正在集結。
林威要讓對方覺得是一支大軍在向他們進攻,但是又不能是他們的主力部隊。
因為騎二旅的主力要在西邊隱藏起來,他們要在開打之後,堵住哥薩克騎兵的退路。
這支影子騎兵隊伍的機動性還必須要特別強。
因此林威選擇了尼布楚區域國營牧場的民兵。這些人大多是草原人,但是現在他們留著跟復興軍士兵一樣的短髮,穿著復興軍綠色的民兵軍裝。
這些人能夠使用騎弓和燧發槍,聽的懂命令,有一定的組織性。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騎術都非常的棒。
林威將一部分龍騎兵混入了這一支隊伍,混編成了一支三四千人的騎兵隊伍,他們將偽裝城復興軍的主力騎兵去將那些哥薩克給引過來。
在這些騎兵的人群中有一個身影稍微瘦弱的少年,他穿著一身綠色的軍裝,臉面板雖然有些黝黑,但是洗的很乾淨,五官端正,一雙細長的眼睛,看起來分外地清澈。
這就是許久不見的草原男孩赤那。
赤那本來想隨著陸國義去參軍,但是因為年齡的原因沒有成行。
他隨著母親在尼布楚城度過了一個冬天。在嚴寒的冬日裡,他們每日裡去照顧一下藏在山坳中的畜群。
大部分的時間,赤那都被強制著去跟其他的孩子一起上學。
他們在一個刷著白牆,燒著火炕的房間裡學習漢字,學說漢話,有時候甚至會學一些算數和歷史。
在老師將的歷史中赤知道了草原人和南方的漢人有著共同的祖先。
這個祖先有很多孩子,這些孩子中有草原人的先祖也有漢人的先祖。
草原人的先祖喜歡和牛羊呆在一起,喜歡騎馬,喜歡大草原,所以祖先將讓他到了草原生活。
而漢人的先祖喜歡種地,喜歡動手創造,所以留在了適合種地的南方。
赤那剪頭髮的時候在鏡子中看過自己的樣子,確實跟復興軍計程車兵們沒有多大的區別。
今年的春天,赤那和母親被分派到了一個牧場——黑熊嶺牧場。
牧場起這個名字是因為牧場的邊上有座山嶺叫做黑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