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恆和魏玉祥一同進到了裡面。
這裡面果然像是一個大車間,各種車床、鏜床等裝置。
一些工人在細心地加工著零件。
董書恆進了裡屋,裡面有三個人,一個留著大鬍子的洋人,還有兩個中年的華人。
他們在搗鼓一個半米高的機器。
如果是生在農村的人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柴油機頭。
“老鮑勃,我們的零號能響起來了嗎?”見到董書恆進來,三人準備過來打招呼。
可是他們身上和手上都是油,還有些腥味,這應該是機器上作為潤滑油的鯨油。
董書恆趕緊示意他們繼續工作並且率先打招呼道。
鮑勃是一個歸化機械師,他已經加入了華夏國籍,並且將家人都遷了過來。
“我們用了銅合金的活塞之後,好多了,不過總統,我想說的是用銅合金作為活塞的話,成本太高了,上次您給我們的鋁就不錯,軟硬適中,要是成本不高的話,為還是建議使用鋁。”鮑勃說道。
鮑勃以前是製作蒸汽機車的,被董書恆發掘出來牽頭研製柴油機。
將熔化的鋁礬土電解制鋁的方法早已經被歐洲人發明。董書恆派出的勘探隊,在山西、河南等地都找到了鋁礬土。
二號那邊的發電機也能夠滿足實用要求。等他的電解鋁廠好了,就可以大量製造鋁了。
這個被稱為五所的研究單位就是華夏的第五個絕密級研究所。
這裡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柴油機和汽油機。鮑勃他們的研究的零號機就是一臺單槓的柴油機。
同蒸汽機不同,柴油機的燃燒利用效率更高,但是因為柴油是在缸室內燃燒,所以需要使用金屬活塞,這種活塞不能太硬也,熔點還要達到一定的程度。
除了活塞,柴油也是一個先決條件。能夠開啟這項研究還要感謝舍恩拜建立了一套石油分離系統。
現在復興軍已經成功地分離出了汽油、柴油、煤油還有瀝青等石油衍生品。
閒不下來的舍恩拜正在研究如何用石油中分離的氣體進行合成反應,他一直想要做出董書恆所說的化纖還有合成橡膠。
董書恆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代表就是柴油機、汽油機以及電力的運用。
現在電力一塊由徐壽在主抓,他在歐洲做的一些事情,董書恆都知道。
而且徐壽這半年多以來已經向華夏的電力實驗室,也就是“貳”號實驗室輸送了一些技術、裝置和人才。
發動機這一塊是董書恆親自牽頭在抓。所以當他定居在新京之後,就將“伍”號搬了過來。
在鮑勃的操作下,零號機“嘭嘭嘭”地運轉了起來。煙囪裡噴出的煙有些黑,似乎是燃燒不夠充分。
“鮑勃,進氣口是不是太小了,為什麼全是黑煙。”董書恆靠近鮑勃的耳邊大聲喊道。
周圍都是柴油機發出的噪音。
機器運轉了一會兒,鮑勃關掉了油門,這臺機器彷彿是抽搐了幾下就停了下來。
“總統,您剛才說什麼,我沒聽清楚。”鮑勃大聲問道。
好吧,也許是因為長期做這樣的實驗,他的聽力明顯出現而來問題。
ps:突然想起初三的暑假,每日陪著父親蹬著三輪車往返於下關的白雲亭大市場,那裡是當時南京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那時,我們每天都要拉著五六百斤的蔬菜,來回跑兩趟。最難的是爬三岔河大橋的陡坡。還記得那時有一個叔叔就專門在那裡幫人推車,從坡下推到坡上,一次一塊錢,也許他一天可以賺幾十塊錢。現在這些錢還不夠一個大學生一天的生活費。我那時已經蹬得動拉著五六百斤貨的三輪車。所以文中的設定沒問題,是我的親身體會。那個暑假,我手臂上皮被曬得退了兩層。高一開學後就是軍訓,結果又退了一層皮,一個暑假退了三層皮,感覺自己都要成蛇精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