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他有什麼要求?”英桂有些不耐煩地道。
“他要現在羅匪手中的兵馬,另外還要河南提督的頭銜。”張延趕緊停下訴苦,直接說出黃浩提的歸順條件。
“呵,胃口還不小呢!”英桂冷笑一聲。
“那大人的意思是?”張延小心地問道。
“胃口大,才好啊,這樣的人才好控制。老夫這就上密摺,等朝廷的回信。”
“你的差事辦的不錯,髮匪裡面大多是都是死腦筋,能夠遇到黃浩這個開竅的不容易。”
“陛下很重視這個事情。你呀,可以捐個官了,難得朝廷現在又開了捐官的口子,本官會幫你物色個實缺的。”
張延自是一陣千恩萬謝。在他看來,這次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又花費了大量銀錢辦了這個差事,最終是值得的。
雖然捐官自己還要再掏腰包,不過現在實缺卻是不多了。
據說兩江那邊已經不接受朝廷派官了。
……
黃浩這事兒做的隱秘,並無他人知道。羅大綱帶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並不擅長勾心鬥角。
而黃浩在洪秀全身邊,耳濡目染,別的沒有學到,暗中搞小動作的本領卻是學的青出於藍。
前面羅大綱帶兵出擊河南府,黃浩趁機收買了留守兵馬中的好幾個將領。
手中沒兵,黃浩總感覺不到安全感。
本來羅大綱要是能夠戰神附體,在河南開啟局面,黃浩倒是不會動別的心思了。
要是真能再建天國,自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是更香嗎?
但是現在羅大綱被困在汝州這裡,進退不得,手中兵馬不過兩萬,而且損失了大量精銳老卒。
哪怕是黃浩這樣的帶兵小白,也能夠看得出頹勢已定。
這樣的形勢,傻子才不為自己謀出路。
從投靠楊文定到太平軍,黃浩一直都是一個利己主義者。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黃浩在這方面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洪秀全的世子、羅大綱,還有手下的兩萬弟兄都是自己籌碼。
最近聽說董書恆似乎反清了。
那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既然董書恆反清,那麼自己就投靠朝廷。
黃浩就不信,投靠朝廷之後自己就不能憑藉能力東山再起。
……
江寧城,城東大校場。
這裡以前是太平軍的軍營,現在是淮海軍江寧守備旅的駐地。
此時在軍營的靶場之上,聚集了一幫子高階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