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他們的越冬地——尼布楚城。
這個冬天他們將會把自己的獠牙磨得更加的鋒利。
在西伯利亞與沙俄的戰鬥不會輕易地結束。
在這裡必然會上演反反覆覆的拉鋸戰。
董書恆覺得自己耗得起。
說不定會把沙俄這個老大帝國給直接耗得崩塌掉。
說白了,沙俄的封建貴族體制比滿清朝廷並不高明到哪裡去。
烏蘭烏德現在就是一個兵城,除了冬天依然要駐守在這裡的軍隊,就只有少量的蒙古人住在周圍。
赤塔要好一些,這裡的建築比較齊全,一大部分的軍隊將在這裡過冬。
因為赤塔就在河邊,即使冬季的時候依然可以透過雪橇從冰面上同下遊的尼布楚進行聯通。
尼布楚則顯得十分的擁擠,可是這裡的人至少都能住進暖活的房子,就連城外牧民的蒙古包都配上了鑄鐵的小火爐。
這種鐵爐子,是從遙遠的江蘇運過來的。
全部都是工廠批次生產出來的。
以往的時候,牧民們可能要用一匹馬才能夠換上一個鐵鍋。
現在看著蒙古包中的鐵爐,大家都是視如珍寶。
尤其是這個爐子有一根鐵皮做成的管子可以伸到蒙古包的外面。
這讓蒙古包中不在是煙熏火燎的。
以前的牧民們都是在蒙古包中間直接用泥土石頭圍出一個小火塘。
冬天的時候還要在蒙古包上開一個口子讓煙塵飄出去,這使得蒙古包裡面總是暖和不起來。
人還會被燻得如同黑不溜秋的牛糞塊子一般。
赤那跟著自己的母親分了一個蒙古包,他們也有一個小火爐。
對於這個爐子,赤那的母親視若珍寶。
真的是好大的一塊鐵啊!
這得用多少匹馬才能換的回來呢?
赤那傻傻的母親已經算了好多天了,總是算不出來。
她問赤那這個問題。
因為大家都說她的兒子聰明,不然怎麼會得到漢人軍官的喜愛呢。
不過赤那也回答不出來。
赤那的傻母親問赤那:“我聰明的兒子赤那,我們是不是要給漢人做一輩子的奴隸?不然漢人為什麼給我們火爐,而我們一無所有。”
赤那告訴母親:“現在有吃有喝,這樣的奴隸生活不好嗎?”
赤那母親連連點頭。
赤那母親的工作就是照顧牛羊,還有就是擠牛奶、羊奶、駱駝奶。
這些東西會補充大家的冬季的食譜。
或者是做成幹乳酪儲存起來。
當然不是誰都吃到的幹乳酪,這是蒙古騎兵的傳統軍糧。
古代的蒙古騎兵就是以這個作為軍糧來遠距離行軍的。